水暖鸭的意思和哲理(春将水暖鸭先知的意思)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水暖鸭的意思和哲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水暖鸭的意思和哲理以及春将水暖鸭先知的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一览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水暖鸭的意思和哲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水暖鸭的意思和哲理以及春将水暖鸭先知的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什么哲理?
  • 2、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什么哲理?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通俗易懂,看似很简单,实则却透出了很多的信息,细看这七个字,哪个都是重要信息。下面我们先从这句诗的出处说起,一起了解一下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和诗的意境,看看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什么。

01 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出处及意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原诗是这样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正在水中 ,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此时,河豚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

从字面来看,这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萧疏的绿竹掩映着几树桃花,一江春水中,鸭子正在嬉戏,岸边蒌蒿满地,芦笋抽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这一幅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的画面,给人带来的是清新,舒畅的视觉美感。

然而,作者想要表达“暖”,用什么画笔能画出来呢?“暖”是看不见的,只能去感受才行。我们不得不说,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及其美妙传神,进一步点染了初春的气息。

由此,这首诗就不单纯是一幅自然风光画面了,“鸭先知”让这幅画活了起来,给这幅画赋予了思想。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为何能知道春水变暖的是鸭子,而不是其它呢?

02 为什么春江的水暖和了,是鸭子先知道?

要知道,古代是没有像现在的天气预报的,人们对气象变化的了解,全靠对周边的细心观察和经验总结。“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这是说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还有大雁的南来北往等等,这些都是人们通过观察身边的物相来判断天气变化的经验。

然而,多愁善感的诗人,更是有着超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总能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机敏的想象,用笔触来把大自然的变化描述得细腻逼真。“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江南的初春,人们的感觉还是乍暖还凉。此时,江河之水已经开始解冻,气温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回升,人是怕冷不敢下水游泳的,而鸭子却迫不及待地潜入水中开始嬉戏了,所以最先感觉到水温变化的是鸭子。

鸭子的习性我们都知道,它们是长年生活在水中的,只要不是冬天江水结冰的季节,它们总是会喜欢在水里嬉戏。因此,鸭子一定是对水很亲密、很了解的,之所以能率先知道春江水的暖,不就是因为鸭子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吗?实践出真知,一点都不假。

敏锐的诗人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他叹服鸭子的先知先觉,是来源于长期以来对水环境的了如指掌。所以,诗人这么写,没有一点突兀之感,反而觉得顺理成章。这便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成为千古佳句的原因。

03“春江水暖鸭先知”除了写景,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鸭知水暖”本应该是鸭子与水亲密接触后的一种感觉,但是,鸭子它也不会表达这个意思,这种画面是很难直接传达的,说鸭子知水暖,完全是诗人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在这里,诗人是因为情感上体会到了这种物相,而在落笔上又回归到了物相上,用专业一点的话说,叫做“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实际上是一种寄情于景的写法。

在天气还不太暖和的早春,诗人看到了鸭子在水中 ,想到了是鸭子首先知道了春江水变暖了,这一定是与鸭子与水有着长期密切关系有关。个中道理可以这样讲:凡事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得到真实的感受。因此,这句诗反映的不仅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还彰显出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哲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首诗里用到的几乎全是自然现象,而这些自然现象又都是通过实践或学习了解到的,这些平时积累下来的自然知识丰富了诗人的思想,才能创作出这种活灵活现的千古佳作。这也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社会实践和多领域学习,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其实,“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道理我们早就懂得,而“鸭下水而知春江暖”所蕴含的道理,也是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点,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与唐代诗人孟郊的“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出自《春雨后》)和杜牧的“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出自《初春舟次》)写法上很接近,可以说是一种化用。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抄袭或模仿,而是作者学习前人诗句的造意,再加上自己的观察和积累后熔炼出的佳句。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释义:鸭子在水中 ,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哲理: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

“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

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hnhgjc.com/n/457559.html

(0)
jindon的头像jindon
上一篇 2023-06-26
下一篇 2023-06-26

相关推荐

  • 2023年12月13日搬家好吗

    根据黄历宜忌,2023年12月13日是搬家吉日。本站从这一天挑选了适合搬家的好时辰,分别是:5:00-6:59,您可以从中挑选最好的时辰搬家。一、2023年12月13日黄历查询公历:公元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农历:二零二三、冬月

    2023-12-08
  • 中国第一个获得诺奖的文学家(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中国第一个获得诺奖的文学家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国第一个获得诺奖的文学家以及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

    2023-08-27
  • 微信可以截图吗怎么截图

    步骤:1、打开并登陆微信,进入微信主界面;2、打开需要截图的界面;3、如果是苹果手机同时按住开机键和home键,就可以直接截图。若是安卓手机,则同时按住开机键和音量下键,或者下滑任务栏,找到并选择截图,即可;4、进入图库找到检查截图图片。

    百科常识 2023-09-26
  • 怎么分辨石英石和翡翠

    1、透明度。石英石的质地为半透明或透明状态,常含有少量的杂质成分,其表面呈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翡翠玉石的质地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态,少数翡翠为透明状态,其拥有较高的透明度。2、特性。石英石的性质较为脆弱,且具有化学、热学或机械性能,还有着明显

    百科常识 2023-09-26
  • 拍一拍微信朋友圈什么梗

    1、微信还悄然新增了另一项功能,并未在更新公告中列出。2、当你双击好友头像时,头像除了会抖动外,还会出现“你拍了拍”id””提醒,而且对方是最新版本的话,也能收到这一提醒。3、网友发现该功能后表示:再也不用发“在吗”了?值得一提的是,你双击

    百科常识 2023-10-20

联系我们

qq:6540144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540144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