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型兽脚类恐龙的头上有骨质冠状物或突出物据科学网(张章编译):本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兽脚类恐龙在快速演化出巨大的体型的同时,也演化除了骨质颅骨装饰物。大型兽脚类恐龙(如霸王龙)的头上有骨质冠状物或突出物,可能起到了面向潜在配偶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型兽脚类恐龙的头上有骨质冠状物或突出物

  据科学网(张章编译):本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兽脚类恐龙在快速演化出巨大的体型的同时,也演化除了骨质颅骨装饰物。大型兽脚类恐龙(如霸王龙)的头上有骨质冠状物或突出物,可能起到了面向潜在配偶或竞争者的信号的作用。

  在现代动物中,头冠、犄角和相关结构已知具有不同的功能,或作为交流装饰,并作为武器。但是,恐龙也具有多种多样的类似结构,而目前人们对其知之甚少。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Terry Gates及同事研究了兽脚类恐龙的体型与颅骨装饰物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对于具有骨质颅骨装饰物的恐龙谱系而言,演化出巨大体型的速度快于没有这种结构的恐龙谱系。但是,在有羽毛的兽脚类恐龙中,不存在这种关系,它们其中一部分具有由羽毛或其它软组织形成的头冠,但没有骨质冠状物。

  开阔的栖息地可能促进形成了大型体积和显眼的信号指示特征。但是,目前对兽脚类恐龙生态认知有限,因此不排除存在其它原因可以解释观察到的体型演化与骨质颅骨装饰物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797.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长身贝(Gigantoproductus)腕足动物(野外照片)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石炭纪是著名的巨型生物时代,除了大家熟知的巨型蜻蜓、巨型蜘蛛等陆生生物,海洋中同样生活着一些体型巨大的无脊椎动物,如菊石,腕足动物等。不少研究已经表明陆地生物的大型化主要是与大气中较高的氧含量有关(石炭纪高达约35%),然而,海洋中无脊椎动物大型化影响因素目前仍无明确结论。

  大长身贝(Gigantoproductus)是体型最大的腕足动物之一,为早石炭世地层中的一类标准化石,在野外通常聚集成层,壳体宽达10厘米以上。而地史时期绝大多数腕足动物体型不超过2-3厘米。为深入了解这类大型腕足动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南京古生物所乔丽博士等在华南多次野外工作中采集了一定数量的相关标本,同时结合已经记录的大长身贝化石产地和地理分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研究发现大长身贝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时间上它们主要出现在早石炭世中晚期(维宪期中期——谢尔普霍夫中晚期)。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欧亚地区。通过古地理重建发现,大长身贝主要是围绕中、低纬度的古特提斯洋分布(图2),因此适应赤道地区相对狭窄的区域气候和环境。因此,当早石炭世晚期全球晚古生代大冰期大规模发展,大长身贝就迅速消失了。目前有关大长身贝体型大小的影响因素仍需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893.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呼伦贝尔兴安鸟模式标本正、负模(标本保存于河北地质大学博物馆)

  据河北地质大学:近日,河北地质大学特聘教授季强在大兴安岭地区首次发现热河生物群鸟类化石新属种——呼伦贝尔兴安鸟。季强教授带领河北地质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旭日副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路易斯.查普(Luis M. Chiappe)教授,联合意大利、斯洛伐克等国外研究机构和吉林大学古生物专家对化石进行研究,该成果最近在国际SCI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Biology》)在线发表(DOI:10.1080/08912963.2020.1731805)。

  新发现的呼伦贝尔兴安鸟产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距离冀北-辽西热河生物群核心分布区约500km,纬度接近北纬49度,不仅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兴安岭地区鸟类化石,也是目前我国发现纬度最高的热河生物群鸟类化石,为同一时期不同地区鸟类化石对比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中生代鸟类演化辐射研究提供了新的产地和标本信息。

  季强教授研究团队对收藏于河北地质大学博物馆的一件保存较完整的今鸟型类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形态特征对比、骨组织学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确定其为一种比较进步的今鸟型类,并建立了新属、新种——呼伦贝尔兴安鸟(Khinganornis hulunbuirensis gen.et sp.nov.)。呼伦贝尔兴安鸟具有典型的今鸟型类特征,如叉骨呈U型,胸骨前后方向拉长,大、小腕掌骨近等长,跗跖骨完全愈合等。此外,它还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中生代鸟类的独具特征,如前颌骨和齿骨吻端具有牙齿,牙齿齿冠较低,齿冠与齿根转折处不收缩,跗跖骨近端关节面向外侧倾斜等。

  现生鸟类的牙齿均已退化,冀北-辽西地区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今鸟型类部分类群的牙齿也完全退化(如古喙鸟、钟健鸟和叉尾鸟等),部分类群的齿骨和上颌骨具有牙齿(如建昌鸟、义县鸟和红山鸟等),只有燕鸟的前颌骨具有牙齿。但这些鸟类的牙齿排列方式和牙齿形态均不同于呼伦贝尔兴安鸟的牙齿。呼伦贝尔兴安鸟的后肢明显长于前肢,与义县鸟、旅鸟和叉尾鸟等的前后肢比例相似。但呼伦贝尔兴安鸟的胫跗骨、跗跖骨和趾骨近端趾节特别拉长,第三脚趾明显比其他脚趾强壮。这些特征也不同于其他长腿型的化石鸟类。

  骨组织学分析表明,呼伦贝尔兴安鸟已达到成年期,并且具有像旅鸟和燕鸟一样长期连续发育的生长模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呼伦贝尔兴安鸟属于比较进步的今鸟型类,与长嘴鸟和旅鸟组成的类群为姊妹群关系。形态特征对比和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呼伦贝尔兴安鸟像广泛分布于甘肃昌马和辽西地区的甘肃鸟一样,属于地栖的涉禽类,喜欢生活在水边。

  相关报道:大兴安岭地区首次发现热河生物群鸟类化石新属种

  据中国科学报(高长安 郭雅洁):记者4月2日从河北地质大学获悉,该校特聘教授季强在大兴安岭地区首次发现热河生物群鸟类化石新属种——呼伦贝尔兴安鸟。季强带领河北地质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旭日副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副馆长Luis M. Chiappe教授,联合意大利、斯洛伐克等国研究机构和吉林大学的古生物专家对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近日在《历史生物学》上在线发表。

  2017年底,季强在大兴安岭北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发现了一件保存较完整的今鸟型类化石。其地点距离冀北—辽西热河生物群核心分布区约500公里,纬度接近北纬49度。之后,该化石收藏于河北地质大学博物馆。

  两年多来,研究团队对该化石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形态特征对比、骨组织学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确定其为一种比较进步的今鸟型类,并建立了新属、新种——呼伦贝尔兴安鸟(Khinganornis hulunbuirensis gen.et sp.nov.)。

  据介绍,呼伦贝尔兴安鸟具有典型的今鸟型类特征,如叉骨呈U型,胸骨前后方向拉长,大、小腕掌骨近等长,跗跖骨完全愈合等。此外,它还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中生代鸟类的独具特征,如前颌骨和齿骨吻端具有牙齿,牙齿齿冠较低,齿冠与齿根转折处不收缩,跗跖骨近端关节面向外侧倾斜等。

  现生鸟类的牙齿均已退化,冀北—辽西地区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今鸟型类部分类群的牙齿也完全退化(如古喙鸟、钟健鸟和叉尾鸟等),部分类群的齿骨和上颌骨具有牙齿(如建昌鸟、义县鸟和红山鸟等),只有燕鸟的前颌骨具有牙齿。但这些鸟类的牙齿排列方式和牙齿形态均不同于呼伦贝尔兴安鸟的牙齿。

  呼伦贝尔兴安鸟的后肢明显长于前肢,与义县鸟、旅鸟和叉尾鸟等的前后肢比例相似。但呼伦贝尔兴安鸟的胫跗骨、跗跖骨和趾骨近端趾节特别拉长,第三脚趾明显比其他脚趾强壮。这些特征也不同于其他长腿型的化石鸟类。

  骨组织学分析表明,呼伦贝尔兴安鸟已达到成年期,并且具有像旅鸟和燕鸟一样长期连续发育的生长模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呼伦贝尔兴安鸟属于比较进步的今鸟型类,与长嘴鸟和旅鸟组成的类群为姊妹群关系。形态特征对比和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呼伦贝尔兴安鸟像广泛分布于甘肃昌马和辽西地区的甘肃鸟一样,属于地栖的涉禽类,喜欢生活在水边。

  据悉,呼伦贝尔兴安鸟不仅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兴安岭地区鸟类化石,也是目前我国发现纬度最高的热河生物群鸟类化石,为同一时期不同地区鸟类化石对比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中生代鸟类演化辐射研究提供了新的产地和标本信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 /10.1080/08912963.2020.1731805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778.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A大熊猫,B始熊猫,C德宁格尔熊,D戴氏祖熊牙齿对比及术语。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部分食肉目成员P4齿尖结构示意图。A狗獾,B浣熊,C德氏泛熊,D元谋始熊猫。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熊猫牙齿齿列同源结构示意图。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大熊猫为我国的标志性物种,其独特的外表和特殊的习性吸引了无数学者的研究兴趣。大熊猫最为显著的习性特征是以竹子为主食。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富含大量纤维,很难消化,即使是能够富含大量肠道菌的偶蹄目反刍类也没有以竹子为主食的。大熊猫的祖先作为一种食肉动物,在往以竹子为主食的演化道路上发生了巨大的形态改变,其中尤其明显的是牙齿结构的变化。大熊猫牙齿结构极其复杂,每个臼齿都布满瘤突和小尖,和其他熊类存在巨大的差别。由于这种差异,大熊猫牙齿齿尖和齿嵴和其他熊类的同源性一直晦暗不明。

  近日,古脊椎所博士研究生江左其杲借助祖先追索的方法,详细研究了对比了大熊猫在晚中新世的直系祖先——禄丰始熊猫和现代熊类的祖先——戴氏祖熊。借助这两个桥梁,研究人员得以建立起严格的大熊猫-熊类牙齿同源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熊类牙齿术语的建议。该研究在最新一期古生物学期刊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在线发表。

  通过详细的同源性研究,研究人员得以重新审视一些特征在熊类演化中的地位,并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整个熊科的系统发育打下了基础。例如,研究人员发现熊类的P4内叶的齿尖和其他多数食肉目不同,其主要的尖为次尖而非原尖。原尖早在渐新世的熊类Cephalogale中就已经开始退化,在中新世到现代的熊类中,大部分成员都只有次尖。大熊猫是一个例外。由于适应植食性,大熊猫的牙齿结构趋于复杂化,原尖在早期的郊熊猫和始熊猫中再次出现,并在大熊猫中进一步发展(大熊猫P4因此同时具有原尖和次尖)。过去曾经被认为和大熊猫一样具有双分原尖的印度熊,其2个齿尖都来自于次尖,因此这一特征不宜再作为印度熊和大熊猫牙齿结构的共同特征。

  在建立起牙齿同源结构后,研究人员也对一些过去分类地位不明或有争议的物种的演化位置有了新的认识。例如戴氏祖熊的p4后嵴分裂,下颌具有边缘突,这两个特征只在熊族动物中出现,因此戴氏祖熊应该被认为属于熊族,其而与短面熊族关系较远。早上新世哈萨克斯坦的“Ursus minimus”和北美的“Ursus” abstrusus下裂齿结构与晚中新世的祖熊Ursavus非常接近,而与Ursus明显不同,宜归入祖熊Ursavus,而非Ursus。

  原文链接:https://.app.pan.pl/article/item/app006292019.html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5/3197364.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熊猫起源于欧洲?匈牙利发现1000万年前的大熊猫牙齿化石

  据ETtoday: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中西部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然而根据法国《地球生物》期刊29日发表文章指出,古人类学家在匈牙利境内发现像中国大熊猫一样食草的古代熊的遗体,科学家因此得到结论,大熊猫起源于欧洲。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人类学家贝根(David Begun)近日在匈牙利境内的鲁道巴尼奥镇(town of Rudabánya)发现1000万年前的牙齿化石,在法国普瓦捷大学科学家路易斯?德?博尼斯(Louis de Bonis)的协助下,根据形状判断它们属于古熊猫。博尼斯将这一新发现发表在《地球生物》。据悉,在中国发现的古熊猫遗迹不超过8百年。

  博尼斯称,大约500万前年,欧洲气候变得更加干冷,熊猫的栖息地因此受到波及,而中国成了熊猫生存的唯一宝地。根据外媒报导,近年来古生物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数十块类似熊猫的古代熊化石,这些发现也显示,熊猫过去的数量并不像现今这般稀少,科学家强烈怀疑,熊猫的起源可能距离中国千里之外。

  报导指出, 匈牙利东部小镇周边蕴藏着数千万年前形成的岩石,当时地球气候温暖柔和,整个欧洲都被茂密的热带雨林覆盖。科学家在研究这些沉积岩时意外发现了大型熊的牙齿化石,一下就联想到大熊猫。科学家称,从牙齿磨损的痕迹来看,古熊猫与现今大熊猫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一致,都喜欢吃坚硬的植物。

  相关报道:大熊猫起源于欧洲?匈牙利发现1000万年前的大熊猫牙齿化石

  据观察者网(周远方 编译):大熊猫起源在哪里?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800万年前的始熊猫化石,曾给这个问题画上了句号。如今,随着一个新考古发现,句号又似乎要变成问号。

  法国科学家近日在《地球生物》期刊(Geobios)发表文章称,在匈牙利发现了1000万年前的大熊猫牙齿化石,由此佐证了大熊猫欧洲起源说。

  《新科学家》杂志网站(newscientist.com)10月27日报道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人类学家大卫·贝根(David Begun)近日在匈牙利境内的鲁道巴尼奥镇(town of Rudabánya)发现了一组1000万年前的牙齿化石,他在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德·博尼斯(Louis de Bonis)的帮助下,根据形状判断它们属于古大熊猫。博尼斯将这一发现发表于《地球生物》期刊。

  该处遗址此前发现了一种命名为“鲁达古猿”的大型猿类化石,可能是非洲类人猿和人类的祖先。贝根在该遗址搜寻古人类化石的时候,在一块犀牛的肩胛骨下方发现了这些牙齿化石。

  在法国普瓦捷大学路易斯·德·博尼斯和厄瓜多尔圣埃兰娜半岛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Santa Elena Peninsula in Ecuador)胡安·阿贝拉(Juan Abella)的帮助下,根据形状判定这些化石是大熊猫牙齿。

  在学术界一直有一些关于大熊猫起源的争议,在中国地质学家黄万波、考古学家魏光飚撰写的科普读物《大熊猫史话》中,也曾经提到熊猫的“祖籍争议”:

  1942年,在匈牙利潘诺盆地哈万(Hatvan)地点的沼泽相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带有第3前臼齿至第2臼齿的食肉类动物的右下牙床。克雷佐(M.Kretzoi)对这件化石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它下前臼齿的中央齿尖较细,在中央齿尖前、后的附属齿尖壮实;后面的下臼齿短而宽,靠前面的齿尖较粗,靠后面的齿尖较细,并彼此紧靠。克雷佐根据这些性状将其订立了一个新属、新种,叫做葛氏郊熊猫(Agriarctos gaali)。

  克雷佐的研究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动物学、古生物学界的极大兴趣。不少学者提出,葛氏郊熊猫的牙齿特征相似于熊猫,它应当归属于熊猫类的早期代表,因为葛氏郊熊猫的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晚期,距今大约700万年前。

  自此以后,便把葛氏郊熊猫看作是东亚熊猫的祖先,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熊猫也就成了“华籍欧裔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对“华籍欧裔种”之说似乎成了定局。尽管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小种熊猫的发现者裴文中先生曾经说过(与笔者口头交换意见),中国熊猫的祖先,是不是来自欧洲尚有待研究,因为葛氏郊熊猫材料太少,证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

  熊猫由来之谜,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中国科学家揭开了。他们分别在云南禄丰盆地和元谋盆地的晚中新世(约800万年前)沼泽相地层发现了禄丰始熊猫和元谋始熊猫化石。

  这些新发现,对长期置疑的熊猫起源问题划上了句号。现在可以说,熊猫是在华夏大地萌生、成长、壮大起来的,是地地道道的华籍物种。

  但欧洲科学家的最新发现,使大熊猫起源地之谜再起波澜。

  《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中还提到,在2012年,科学家在西班牙发现了1160万年前的牙齿化石,属于最古老的大熊猫直系祖先,证明大熊猫的祖先起源于欧洲,后来才迁移到亚洲。

  贝根表示,“在中新世晚期在欧洲和中国发现类似动物的化石,这一点非常有趣,这意味着这两个区域间有大量生物迁徙。”

  阿贝拉表示,“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可能来源于亚洲,但与欧洲更古老的种类也有着联系,这是它们已经灭绝的旁支。”

  爱荷华大学的拉塞尔·乔昆( Russell Ciochon)说道,“因为古猿从匈牙利迁徙到亚洲大陆,证明这样一条迁徙路线是可行的,但我们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确定早期大熊猫是否从亚洲迁徙到欧洲,或其他方向。”

  博尼斯表示,“气候变化是一个因素,在匈牙利熊猫(Miomaci )生存时,欧洲气候比现在潮湿温暖得多,在牙齿上的化学成分表明,匈牙利鲁达巴尼奥当时是一片湖边的茂密亚热带森林,但大约500万年前,这样的森林在欧洲消失了,这使得欧洲熊猫也随之灭绝,中国成了唯一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

  相关报道:匈牙利现更古老化石,大熊猫起源欧洲?专家称表述不严谨

  据澎湃新闻(温潇潇):近日,加拿大和法国科学家联合在《地球生物》期刊(Geobios)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在匈牙利发现了一组很可能是现代大熊猫祖先近亲的牙齿化石。

  经测算,这组牙齿化石形成于10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比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在云南禄丰发现的800万年前的始熊猫化石还要早。

  《新科学家》学术期刊的官网10月27日报道称,这次发现佐证了大熊猫起源于欧洲,而非亚洲。

  此言一出,引发众多网友争论。有人表示不接受该结论,也有人认为争论起源并无意义。

  “如果此次研究真实,那也只能说这是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最早的熊猫化石,不能说它就是大熊猫的祖先,也并不意味着大熊猫就起源于欧洲。”10月31日,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方盛国向澎湃新闻称。

  “对于公众来讲,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是科学研究应该是理性的:只要一天我们没有找到比他更早的化石,那只能暂且认为他们是最早的。我们只能与时俱进,慢慢完善。”方盛国表示。

  “更像是表亲”

  据《新科学家》报道,这组牙齿化石是在匈牙利的鲁多巴尼奥镇(Rudabanya)发现的。

  研究人员对比了牙齿化石与其他熊类的形状、结构以及磨损情况,发现这种类似大熊猫的熊也喜欢外表坚硬的植物,并将食物撕成条状而非嚼碎,进而磨损掉一些牙釉质。

  最终,科研团队判定,这组牙齿化石属于熊猫。

  由于这组牙齿化石属于一种从未发现过的熊猫,科研团队随后将其命名为Miomaci panonnicum。

  “Miomaci并不像现代大熊猫的直系祖先,更像是它们祖先的表亲,它们的血统很可能在中新世中期便分开了。”法国普瓦捷大学的研究人员路易·德·博尼斯称。

  有更古老的化石

  19世纪,国外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了大熊猫,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轰动。但至今,全球能在野外存活的大熊猫只生活在中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大熊猫便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独有”的物种。

  不过,据《新科学家》报道,2012年,科学家在西班牙曾发现距今1160万年前大熊猫直系祖先的牙齿化石,暗示大熊猫的祖先起源于欧洲,而后迁徙至亚洲。因此,此次在匈牙利的发现再次成为“熊猫欧洲起源论”的佐证。

  然而,对于“熊猫欧洲起源论”,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方盛国则坚定认为,“大熊猫起源于……”如此的表述从科学角度来看是不严谨、不合适的。

  “除非把地球上所有地方的化石都覆盖到,进行比较,才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很多地方地质条件不适合保存化石,也许更早的信息无法被记录下来。所以如果此次研究真实,那也只能说这是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最早的熊猫化石,不能说它就是大熊猫的祖先。假如以后又在其他地方发现年代更久远的化石,那就不对了。”

  “中新世晚期在欧洲和中国发现类似动物的化石,这一点非常有趣,这意味着这两个区域间有大量生物迁徙。”加拿大古人类学家大卫·贝根说。

  “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很可能就来自于亚洲,但是它们与欧洲更古老的种类也有联系,后者是它们灭绝的旁支。” 法国科学家胡安·阿贝拉分析称。

  “大家都喜欢大熊猫,所以才争”

  方盛国认为,大家都喜欢大熊猫,所以才会去争,都希望它是在自己国家起源的,在科研方面也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做研究。

  据他介绍,大熊猫在欧洲300多万年以前曾有分布。1万多年以前,越南、缅甸、老挝、泰国也有野外大熊猫,只不过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野外大熊猫都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大熊猫从前并不是中国独有的。

  对于此次国外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方盛国表示尚未详细关注。不过,据他介绍,在此之前,一般认为大熊猫最早出现的时间是800万年前,是生活在中国云南禄丰的始熊猫。欧洲从前有一个熊猫的分支(葛氏郊熊猫),但是300多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据方盛国介绍,距今800万年到300万年期间,始熊猫是比较普遍的,那个时候它们还是吃肉的,只有狐狸大小;距今240万年,时值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急剧变化变得寒冷,大部分的熊猫都死去了,最后存活下来的是早期的小种大熊猫。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变成了开始吃竹子的熊猫,体型也比以前更大;距今70-50万年前,小种大熊猫才进化形成巴氏亚种大熊猫。随后,经过气候变化,大熊猫逐渐进化成现在的样子。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453.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从丹麦富尔地层中发现的有5400万年历史的大蚊眼睛化石,呈现了其复眼中规律排列的六角形小眼,最宽处约1.25毫米。图片来源:《自然》

  据科技日报北京8月14日电(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14日发表的一项演化学研究,瑞典科学家报告发现了有5400万年历史的大蚊眼睛化石,这是迄今已知的首个节肢动物的黑色素避光色素化石记录。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在化石形成过程中,大蚊眼构造会发生哪些改变,而此前对其它节肢动物(如三叶虫)化石的眼构造解读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昆虫和甲壳动物这类节肢动物的复眼是动物界最常见的视觉器官。复眼的演化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5.2亿年前,研究早期样本可以获得对节肢动物眼睛和视力的认识。

  此次,瑞典隆德大学科学家乔翰·林根及其同事,对在丹麦发现的有5400万年历史的大蚊眼睛化石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显微解剖,并将分析结果与现代大蚊相比较,以确定复眼在化石形成过程中会发生哪些改变。他们在化石样本和现代样本中同时发现了真黑素存在的证据。真黑素可以视作一种“光感保护器”,具有让光感受器免受光损伤的屏障作用。

  这些化石眼睛的晶状体结构存在钙化迹象,而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交代作用形成的甲壳素——甲壳素是一种能保护眼睛且与视觉有关的物质。此前研究认为,对于一些已灭绝的节肢动物来说,这种钙化可能发生在它们生命中的某个阶段。但最新分析显示,这种矿化可能会损害它们的视力,并推断钙沉积是化石保存过程中的产物。

  研究结果也认为,已知最早的节肢动物之一——三叶虫有钙化眼的长期假设,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5/3197481.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指所有蓝眼睛的人都是源自同一个祖先

  西方不少人拥有蓝眼睛,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近日有研究指出,所有蓝眼睛的人都是源自同一个祖先。

  科学家追踪研究指出,远古人类都是啡色眼睛,但因6000至1万年前出现基因突变,“关掉”了产生啡瞳的基因,减少了黑色素,令瞳孔由啡变蓝,以致现代部分人有与众不同的蓝眼睛。

  啡瞳和绿瞳的深浅相差颇大,但蓝瞳的黑色素多少则相近。哥本哈根大学教授艾贝格(Hans Eiberg)据此推论,蓝瞳的人源自同一个祖先。他解释,因为他们都遗传到DNA同一个位置的“开关”,故瞳色深浅相差不大。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2/3196799.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丹尼索瓦人DNA揭示人类占据青藏高原的时间比想象中早

  据科技日报(唐婷):“我是谁?”“从哪里来?”当哲学家在进行形而上的苦思冥想时,科学家们则忙着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证据。

  丹尼索瓦人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国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10月30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介绍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项目对丹尼索瓦人研究的最新进展。

  “借助多种科技手段,项目团队为该遗址建立了距今约19万至3万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兴的沉积物DNA分析技术成功获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东侧,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张东菊介绍。兰州大学、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机构主导的这项研究于北京时间10月30日在线发表于《科学》上,张东菊为该论文第一通讯。

  从距今4万年推前至距今19万年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世界屋脊”。人类何时登上这一高寒地区并在此生活一直是个谜。

  此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课题组曾八上青藏高原,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Nwya Devu)。

  高星等人对尼阿底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人类大约在4万到3万年前尝试征服青藏高原这一高海拔极端环境。

  “我们对白石崖溶洞遗址的研究,则将人类占据青藏高原的最早时间从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9万年,并证明迄今发现最早占据青藏高原的是丹尼索瓦人,这是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张东菊指出。

  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该遗址早年出土一枚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经体质人类学、古蛋白和铀系测年技术分析,研究人员确认其为距今至少1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为全面了解夏河人下颌骨所代表人群在青藏高原的生活情况,在前期相关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基础上,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由陈发虎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并邀请中外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遗址内,根据沉积物特征的不同,我们划分了10个地层,从这些地层里共收集到1310件石制品和579件动物骨骼标本。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后,我们发现古人类在该遗址生活的时间为距今约19万至3万年。”张东菊说。

  系我国首次从土中提取古人类DNA

  利用沉积物DNA分析技术成功获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是白石崖溶洞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的一大亮点。“这是国内首次成功从沉积物中提取到古人类的DNA,也是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以外获得的首个丹尼索瓦人DNA序列。”该论文的最后通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介绍。

  沉积物DNA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古DNA分析技术,考古遗址现场的沉积物可追踪相关遗址DNA保存状况及可能存在的远古人类,弥补了人类化石一般可遇而不可求的缺憾,为研究旧石器考古遗址人群演化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遗址发掘前,张东菊与付巧妹一起制定了古DNA分析沉积物样品的采样计划,确保样品采集和运送过程中不会受到现代人类的污染。采集样品只是第一步,从中提取到古人类DNA并非易事。沉积物中混杂着各种来源的古DNA,大部分是土壤里微生物的,也有动植物的,偶尔会有人的。即使找到古人类的DNA,还要区分出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古人类。

  为了将目标DNA从海量环境微生物DNA中识别、分离出来,付巧妹团队借助高效的古DNA捕获技术,从35个沉积物样品中,尝试一次性钓取了242种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并使远古人类的DNA得以富集。

  想要进一步锁定捕获的DNA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古人类,需要找到不同支系人类的“标记物”。付巧妹团队对54个不同现代人、23个尼安德特人、4个丹尼索瓦人和一个40万年前古人类Sima个体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分析,甄别出分属于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及丹尼索瓦人等各自支系特有的突变。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白石崖溶洞的四个地层里有已灭绝的丹尼索瓦人的线粒体DNA。”付巧妹介绍,通过分析,除了极少数样品,大部分地层取样都没有受到当今现代人DNA的污染,这显示研究团队在发掘之前制定的严格且完备的取样计划避免了污染。

  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的古人类DNA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远古世界的大门。分析显示,该遗址发现的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其中距今6万年左右的丹尼索瓦人DNA与南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距今10万年左右的丹尼索瓦人DNA则较早地与晚期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东侧,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

  对厘清现代人起源问题意义重大

  近30年来,现代人类起源问题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关注焦点,围绕“出自非洲”和“多地区进化”假说形成两派针锋相对的学术阵营,进行着激烈的学术论辩。

  “出自非洲”假说认为,现代人在约20万至1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非洲是现代人唯一的起源地,其他地区的现代人都是从非洲起源后迁徙扩散的结果,而且这种扩散是一个完全替代的过程。

  “多地区进化”假说则认为,早期智人甚至是晚期直立人以来,人类就是一个生物种群,没有发生新的分化。东亚地区从直立人以来演化是连续的,不存在演化链条的中断,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移民替代事件。

  较长时间里,“出自非洲”假说在学术界占据了相对主流的位置。而近年来,遗传学领域对人类古DNA的提取和破译,带来一些以往不知道的认识,即现代人并非完全取代了包括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在内的古老型人类,而是和他们有融合。

  “‘出自非洲’假说认为,末次冰期最寒冷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古老人类基本都灭绝了,只有非洲少部分地区有古老人类存活下来,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表明,末次冰期前后,青藏地区有丹尼索瓦人存在,因此认为末次冰期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古老人类都灭绝的说法值得重新考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指出。

  在王幼平看来,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的发现,填补了东亚地区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古老人群具体种属鉴定的空白,为同期古老型人类化石的种属鉴定提供了关键对比材料,对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和现代人起源问题有重要意义,是近年来旧石器考古的重大突破。

  相关报道:人类演化“关键拼图”现身青藏高原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文静):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第二期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白石崖溶洞遗址重要考古成果,通过对这个洞穴和出土于此的化石开展多年研究,证实此前只发现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支新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曾在世界屋脊留下清晰足迹,并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4万年提前至距今16万年,甚至距今19万年。

  人类演化关键拼图现身青藏高原

  现代人的古人类祖先是谁?人类如何走上青藏高原?这一系列人类演化问题,一直是科学界的待解谜题。

  部分答案可能就藏在海拔3200多米、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白石崖溶洞里。自2019年第一次走到聚光灯下,今年10月30日,这个小众景点再次引发关注。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第二期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白石崖溶洞遗址重要考古成果。

  中科院院士陈发虎带领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并联合多个境内外科研单位,通过对这个洞穴和出土于此的化石开展多年研究,证实此前只发现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支新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曾在世界屋脊留下清晰足迹,并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4万年提前至距今16万年,甚至距今19万年。

  神秘古人类化石与青藏高原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白石崖溶洞,2019年5月之前,和人类演化的谜团看似毫无关联。

  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是一块长约12厘米、颌骨形态粗壮原始、臼齿较大的人类右侧下颌骨化石。

  20世纪80年代,一位僧侣在白石崖溶洞中发现这件化石。从表面特征看,科学家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个古人类化石。但属于哪个人种?距今多久?它代表了人类演化史上的哪一环?都需进一步科学考证。

  正式研究于2010年启动。起初,陈发虎团队难以确定化石在溶洞内的具体出土位置。他们走访周边十几个山洞后发现,只有白石崖溶洞恒温恒湿最适合古人类生活,不仅是化石的出土点,还可能保存古人类生活遗存。

  转机出现在2016年——研究团队在白石崖溶洞考察时发现了石制品。这成为科学证明白石崖溶洞中有史前人类生活痕迹的直接证据。同年,团队制定了完善的化石研究方案。

  台湾大学教授沈川洲对化石外的碳酸盐包裹体进行了铀系测年。结果显示,该化石形成于至少16万年前。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太久,化石中的古DNA已深度降解,并未提取到。蛋白质比DNA结构更稳定,保存时间更长,研究者采用古蛋白质分析,最终提取到了古蛋白。

  “这件化石保留的蛋白质信息包含了丹尼索瓦人特有的变异蛋白质。通过构建演化关系,我们将这件化石归入丹尼索瓦人或其近亲种。”共同与国外合开展古蛋白分析的兰大博士生夏欢说。

  关于这件化石的研究成果2019年5月发表于《自然》期刊,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丹尼索瓦人,一个2010年才被确定的一支新的古人类种群。彼时唯一的已知线索,仅是发现于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穴里的一节指骨化石和几块破碎的牙齿。它们的重要性并不因此削弱。丹尼索瓦人与约30万~3万年前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由最晚同一祖先衍生的两个分支),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遗传贡献。人们期待寻找丹尼索瓦人与现代人的关系。丹尼索瓦人与早期现代人的基因交流及其传播迁徙路线成为关注热点。

  但西伯利亚出土的指骨化石太小,科学家未能建立起完整的丹尼索瓦人体质形态信息等诸多信息。

  白石崖溶洞的发现,无疑为此拼上一块关键拼图。研究团队骨干成员张东菊教授表示,这是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白石崖溶洞也成为青藏高原目前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研究结果不仅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还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首次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为丹尼索瓦人在东亚分布提供了化石证据。

  先进科技破解古人类密码

  相比基因而言,由基因编译的蛋白包含的遗传信息较少。研究者期待进一步的发现。2018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白石崖溶洞进行首次正式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张东菊介绍,团队共发掘2个1米×2米大小的探方,其中T2探方出土有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其地层分为10层,每一层位均有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出土,第10层尤为丰富。通过开展综合的地层学、考古学和分子考古学等分析,一条重要线索进入研究人员视野——白石崖溶洞的晚更新世沉积中发现了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

  沉积物古DNA分析技术是得到这项新成果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可通过分析沉积物获得曾在遗址活动的古人群信息,弥补人类化石可遇不可求的缺憾。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古DNA分析技术在我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到古人类遗传信息的成功案例。

  负责开展沉积物古DNA分析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介绍,在多个沉积物样品中,团队尝试一次性捕获了242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其中,沉积物古DNA分析发现的动物种属包括犀牛、鬣狗等,与白石崖溶洞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初步鉴定结果一致,验证了沉积物古DNA分析的可靠性。更令人惊喜的是,进一步分析显示,捕获的人类线粒体DNA是丹尼索瓦人的线粒体DNA。

  张东菊告诉记者,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主要发现于T2探方的第2、3、4、7层,结合地层年代,显示丹尼索瓦人主要出现于距今约6万年和10万年,证实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并再次论证了丹尼索瓦人在东亚广泛且长期分布的推测,为理解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

  新研究于今年10月底发表在《科学》杂志,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认为,新发现推动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研究,对中国古人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这种多学科交叉融合可以成为旧石器考古遗址研究新的范式。

  藏族人高原适应能力或找到来源

  白石崖溶洞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丹尼索瓦人研究的诸多空白,也推进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生存条件恶劣。古人类何时扩散到青藏高原腹地?他们又如何适应了高原环境?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界。关于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或许能给出线索。

  研究显示,EPAS1、EGLN1和TMEM247等基因的适应性突变对高原人群环境适应有着重要贡献。张东菊告诉记者,西伯利亚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含有EPAS1和TMEM247等基因,表明他们可能已适应高海拔环境。白石崖溶洞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他们可能是在更早期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中,获得了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

  陈发虎、张东菊等认为,相比海拔仅有约700米且远在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白石崖溶洞更有可能是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的起源地。

  不仅如此,研究表明,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散布在现代亚洲人等人群中,尤其是丹尼索瓦人可能对现代藏族人群和喜马拉雅山两侧的夏尔巴人贡献了能提供适应高海拔缺氧环境能力的EPAS1基因。

  研究团队表示,关于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揭示了高原人类演化历史和其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历史。而摸清早期人类挑战极端环境的方式和适应过程,或可为人类应对环境变化提供参考。

  “这些内容也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重点。”张东菊说,团队将继续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研究。

  相关报道:我国科学家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据《人民日报》(记者 吴月辉 王珏):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两项重要考古成果。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会议聚焦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重要考古发现。2018血渭一号墓是一座唐(吐蕃)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是热水墓群考古发现结构最为完整、复杂的高等级墓葬,其发掘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的白石崖溶洞遗址,是目前东亚第一个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进展,更是国际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这个神秘的“全新”人,相关明确的人骨化石发现较少,但遗传特征研究深入,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国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中国研究团队成功获取了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最终揭示丹尼索瓦人成功适应了高寒缺氧的环境,在晚更新世就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也是支撑丹尼索瓦人在亚洲地区广泛分布的一个有力证据。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2019年,兰州大学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利用铀系测年方法将其年龄确定为距今至少16万年。此项研究揭示,夏河人下颌骨化石为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白石崖溶洞遗址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考古遗址,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首次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是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双重重大突破。然而,该化石所揭露的这支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的信息非常有限。

  多年来,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展开了更进一步的发掘研究。

  由兰州大学教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特聘客座研究员张东菊带领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他们发现,遗址内保存有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存。

  研究人员根据沉积物特征的不同划分了10个地层,共收集到1310块石制品和579块动物骨骼碎片。再分别用光释光和碳14技术进行测年,最终确定白石崖溶洞遗址的可靠年龄距今约3万—19万年。

  “洞穴沉积物的多指标分析显示,地层堆积主要为原生堆积,考古遗存未经过明显扰动。”该研究第一和通讯张东菊说。本研究的最后通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等人运用沉积物DNA技术,试图寻找可能的古人类痕迹。

  “我们通过实验,一次性尝试捕获钓取242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付巧妹说:“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动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灭绝动物,这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一致。我们还成功获得了古人类的线粒体DNA,进一步分析显示其为丹尼索瓦人DNA。”结合地层测年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可能晚至距今4.5万年,这说明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该洞穴。

  专家表示,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为推进丹尼索瓦人的时空分布、遗传特征、文化特征、环境适应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且对重建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历史和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6日第11版)

  相关报道:探秘夏河丹尼索瓦人

  据中国甘肃网(法伊莎):“经过多年努力,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现该遗址保存有丰富的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存,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10月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研究重大突破作为第一个项目发布。这是应用国际最先进的古DNA分析技术在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遗传信息的首个成功案例。

  与此同时,题为“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沉积物中发现丹尼索瓦人基因”的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2点在Science杂志(美国《科学》杂志——编者加)在线发表。继2019年5月Nature杂志(英国《自然》杂志——编者加)报道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等发现青藏高原距今至少1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后,国内外的焦点再次聚集到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古人类和白石崖溶洞。

  意义非凡的“神秘洞穴”

  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海拔3280米,洞内通道区域常年温度6-8摄氏度。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领衔的兰州大学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团队报道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简称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是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双重重大突破。然而,因为化石发现较早,并非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缺乏具体埋藏位置、地层和共存考古遗存信息,因此,它所揭露的信息也非常有限。

  夏河人是从何时开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极?他们有怎样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这些问题亟须考古证据。

  “关于溶洞的考察,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与化石研究同步进行。”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张东菊教授说。六七年间,团队以甘加盆地为中心,逐一考察了方圆6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大小二十几个山洞,试图找到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以及夏河人在白石崖溶洞生活的证据。

  连续6年,团队成员每年都以游客的身份去白石崖溶洞考察,“只能看,不能挖,不能采集。”转机发生在2016年。张东菊等再次“游览”洞穴,“偷偷摸摸”地仔细观察地表,突然在洞口通道处发现了一处并未覆盖坚硬钙板的松散土状堆积,“有土状堆积就有可能有考古遗存”。在群众踏开的堆积物中,张东菊发现了几块石头,仔细辨认,惊喜地发现竟然是打制石器。

  研究人员据此可以确认,白石崖溶洞遗址保存有史前考古遗存。

  小探方里的宏大世界

  历经两年,研究团队提交的考古发掘申请终于获批。经多方努力协调,2018年12月上旬,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首次正式进洞进行考古发掘。

  近二十天时间里,张东菊和主力为“娘子军”的研究生发掘团队,因要避开游客,每晚7点多进洞、清晨收工。“我们一挖就是一整夜,两平方米的探方里最多两个人同时工作,蹲不住了就坐一会儿,坐不住了就跪一会儿。冲锋衣、帽子、口罩、手套全副武装,保暖但更重要的是避免自己对样品造成现代基因污染。手铲、竹签和刷子,一点一点地挖掘收集。清晨结束工作时还要用木板把探方口盖住。就一身衣服,土里来土里去。”2018级博士生夏欢说。

  “我们挖到了1.6米深,收获很大,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张东菊介绍。沉积物的多指标分析显示,地层堆积主要为原生堆积,考古遗存未经过明显扰动。完备的发掘计划和严谨的发掘、采样过程,为随后的各项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用科技释放尘封的光

  2019年,环境考古团队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夏河人下颌骨化石为丹尼索瓦人,利用铀系测年方法将其年龄确定为距今至少16万年。夏河人曾经是怎样在白石崖溶洞生活的?延续了多长时间?这些问题都等着白石崖溶洞的出土材料给出答案。

  陈发虎院士和张东菊教授带着环境考古团队于2016年就开始制定遗址发掘和研究计划,设计用多种测年方法,全面收集考古遗物,开展沉积物古DNA研究。同时邀请国内外多家科研团队参与部分分析工作,如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团队共同开展沉积物DNA分析,邀请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李波副教授一起开展沉积物单颗粒光释光测年等。

  “动物或人死亡之后,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也会降解,断成一段一段,它能否经过数万年的历史演变保存下来,则与保存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越干越冷的地方越有可能保存。”张东菊介绍,沉积物古DNA分析是一种新兴的DNA分析技术,可以获得曾在遗址活动的古人群信息,弥补人类化石可遇不可求的缺憾。

  遗址发掘前,张东菊与付巧妹一起制定采样计划,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把沉积物古DNA样本提取到无菌袋里,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和污染。就像用吸铁石把一堆混杂的金属中的铁块吸出来一样,付巧妹团队通过实验捕获钓取了样本中242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动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灭绝动物,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一致,验证了沉积物DNA分析的可靠性,同时成功获得了丹尼索瓦人的DNA!

  另一大难题是测年。洞穴沉积物来源和搬运都较为复杂,准确测年难上加难。研究团队选择了14件动物骨骼,在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进行了前处理和AMS14C测试,发现第4-6层的骨骼已经超出碳十四测年上限。同时采集了12个光释光样品,兰州大学2018级博士生成婷和李波团队共同开展单颗粒光释光测年分析。

  “当石英或长石颗粒被埋藏在环境中,它就像一个计时器一样开始积累辐射能量。有一天人类把它挖出来,用光去激发它,所释放出的信号就会告诉我们它已在那里沉寂了多久。”张东菊解释。

  结合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团队建立贝叶斯年龄模型,为遗址建立了距今约19-3万年的可靠年龄框架,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最早活动历史又提早了3万年,也为化石出土于白石崖溶洞、夏河人下颌骨属于丹尼索瓦人等结论提供了更确凿的证据。

  揭开东亚人类演化研究的新篇章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他的人骨化石发现很少,但遗传特征非常显著,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遗传贡献,关于他的研究于2012年、2019年两度入选Science杂志评选的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

  近30年来,现代人类起源问题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焦点,围绕“出自非洲”和“多地区进化”假说形成两派针锋相对的学术阵营。

  “‘出自非洲说’认为,末次冰期最寒冷的时候,世界各地古老人类基本灭绝,只有非洲少部分地区有古老人类存活下来,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表明,末次冰期前后青藏高原地区有丹尼索瓦人存在,这是近年来旧石器考古的重大突破。因此认为末次冰期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古老人类都灭绝的说法值得重新考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在现场点评时指出。

  2019年冬,团队在岁末的寒风中继续发掘二十多天,在2018年探方基础上继续发掘,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考古遗存。

  “我们现在的工作只是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的开端。夏河人如何适应末次冰期的寒冷以及高海拔缺氧环境,怎样生火保暖、打制石器、捕猎果腹,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潜力无限。”张东菊说。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5/3197270.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丹尼索瓦人的指骨比尼安德特人的更近似于现代人指骨

  据EurekAlert!: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西伯利亚南部丹尼索瓦洞穴中一块指骨碎片的缺失部分,它显示丹尼索瓦人的手指与现代人的手指别无二致,尽管丹尼索瓦人与尼安德特人的关系更为密切;丹尼索瓦人是一种早期人类群体,该群体是在2010年对原先发现的骨碎片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的。

  这一发现揭示了围绕丹尼索瓦人骨骼形态谜题的一个重要证据,提示尼安德特人独特的指骨特征是在他们与丹尼索瓦人在演化过程中分道扬镳后衍生出来的。丹尼索瓦人在亚洲生活了数十万年,他们有时与尼安德特人及也许还有古老的欧亚人发生杂交;当今一些人群仍带有丹尼索瓦人的DNA。然而,只发现了五个丹尼索瓦人的骨骼遗骸(它们主要是臼齿)而之前找到的并用于绘制基因组的指骨碎片太不完整,因而无法揭示该完整附器的概貌。

  E. Andrew Bennett等人通过使用DNA提取物和测序技术将缺失的片段与原始片段进行匹配以捕获其完整的线粒体DNA序列。然后,他们重新分析了这些碎片的扫描和照片,并将它们与来自尼安德特人的手指骨以及更新世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近来的现代人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发现的这个指骨是一个青春期女性丹尼索瓦人右手的第五根指骨,其死亡年龄可能在13.5岁。

  说,研究人员在辨识可能的丹尼索瓦人骨骸时应该谨慎,因为它们看起来可能比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更为相似。

  相关链接:http://dx.doi //10.1126/sciadv.aaw3950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773.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新研究显示,丽鱼在新水域的安居时间比以前认为的要晚。

  据中国科学报(张冬冬):全世界的淡水中存在1600多种丽鱼,它们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各种各样的形状。以前的猜想认为,古代超大陆分裂时,丽鱼游到了各个大洲。而一项新研究提出质疑,研究人员称,淡水鱼是在游经海水并经历了与死亡的抗争后才分散在各大洲的。

  丽鱼生活在南美、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它们都是在1.35亿年前分裂的冈瓦纳超大陆的组成部分。几十年前,科学家猜想,丽鱼随着大洲的分裂而分散。

  不过该理论有一个大前提:丽鱼一定是在冈瓦纳分裂前就进化了,而最早的丽鱼化石仅来自于4500万年前。化石记录参差不齐,因此研究人员推测,更早的丽鱼化石可能只是尚未找到而已。

  英国牛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Matt Friedman和同事为已知的丽鱼化石建立了数据库,将其与可能含有丽鱼化石的沉积岩列表进行比对。这些岩石来自冈瓦纳大陆,在淡水中形成,包含一些其他的鱼化石。Friedman称,结果表明,许多丽鱼化石仍未被发现是不太可能的:与较近期相比,古老时期的丽鱼化石记录要糟糕10~30倍——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17日的《皇家学会学报B》上。

  研究人员还计算了丽鱼与其近亲之间都存在的基因突变,并对80种现代丽鱼和69种丽鱼祖先所分离出的其他种类进行了10核基因测序。所有的结果都显示,丽鱼起源于距今6500万~5700万年前,远不及冈瓦纳大陆分裂的时间。“看起来,让这些鱼在大陆分裂时随着其漂移,似乎太迟了。”Friedman称。

  这留下了一个更奇怪的谜题:这些鱼在大陆分裂后开始扩散,而对于这些短小的淡水鱼来说,穿越海水“似乎非常不可能”,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强大的东西向水流、一个可能的岛链,甚至是刚果河的巨大水流都可能帮助丽鱼穿过南大西洋,而一些丽鱼也许可以在海水中生存。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5/3198051.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石油似卡玛螈头骨及复原图(刘俊 供图)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1月5日,《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刘俊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大山口动物群的大型离片椎类——石油似卡玛螈的新材料,完善了瓜德鲁普世的双顶螈类的骨骼学特征。

  双顶螈类是身披铠甲的陆生离片椎类。中国已知的属种仅有石油似卡玛螈,1999年由李锦玲、程政武基于一个头骨的左吻部命名。此前,已知的瓜德鲁普世的双顶螈类残缺不全,人们对它们所知甚少。这次报道了两个新材料,包括一个大个体头骨的后半部及下颌,补充了对这类动物的认识。

  研究者将瓜德鲁普世的大型双顶螈类归入新建立的Kamacopini。它们的眶下棒高、翼骨间窝远离内鼻孔。这个类群分布在泛大陆的东北,具有大的体型。双顶螈类一般体长不超过半米,而Kamacopini则大得多,最大的似卡玛螈头长就达40厘米。

  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805.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卫·赖克《人类起源的故事》

  据新京报(记者 徐悦东):《人类起源的故事》 :(美)大卫·赖克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译者:叶凯雄/胡正飞 版本:2019年6月1日

  简介

  大卫·赖克(DavidReich)

  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人类DNA领域的世界级领跑者。2015年,大卫·赖克因率先通过大规模测序和分析远古人类的基因组数据来揭示人类历史,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大卫·赖克还曾获荣奖金达百万美元的“丹·大卫奖”、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纽科姆·克利夫兰奖”、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奖”等多项殊荣。

  致敬辞

  对人类起源问题的探究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等长,由此诞生的宗教、神话、科学、考古构成蔚为大观的人类起源故事。随着对古人类DNA研究的突破,人类起源和演化史正在被重写,《人类起源的故事》正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它通过对古人类DNA的研究考察探索世界各地区人群的演变史,并揭示出混血融合才是人类演化的主旋律。

  我们致敬《人类起源的故事》,它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当下古人类DNA研究的最新成果,找到现代人与其他早期智人的混血证据,并描绘出一幅数十万年的人类起源、迁徙、演化和混合的宏大地图。我们致敬大卫·赖克,他以科学的实证和人文的情怀,破解了种族神话臆想的“纯种”传说,并直言不讳地批评了那些试图将人群间差异“种族化”的谬论。

  答谢辞

  获悉我的新书入选“2019新京报年度推荐榜”,我深感荣幸!

  作为一名科学家,当我集中于古DNA研究时,很多人都建议我写本书,都被我以科研工作忙为由给拒绝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需要有一本书来帮助人们理解古DNA的科学发现,因为,报纸杂志上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已无法满足大众读者的需要。

  我的妻子尤金妮·赖克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她帮我找到了一种基调,让这本书变得通俗易懂。随后,我用3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有时,我在凌晨3点起床,这样写作就不容易被打扰。有时,我又会集中一段时间专心写作。毫无疑问,写作有时会分散我对科学的专注力,但也有好处,比如,它能帮我从宏观角度看待什么是最重要的。

  古DNA革命给我们上的最重要一课,就是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是混血儿。10万年前,世界各地生活着多个古人类人群,他们并没有全部灭绝,而是相互融合,并与我们的祖先融合。

  最后,感谢各位书评专家的厚爱,谢谢!

  这本书

  “没有人是‘纯种’的”

  新京报:你觉得《人类起源的故事》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卫·赖克:对我来说,古DNA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今天的人类都是由不断混血融合而成的,没有人是“纯种”的。我在书中不断在强调这个结论。

  在古DNA研究诞生之前,如今生活在欧洲、南亚、东亚、东非或其他地方的人们,都倾向于相信他们与他们几万年前的祖先一样,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一开始,人们希望能通过古DNA研究来证明他们这个信念,但是,古DNA研究发现,现代人都是由一波波迁徙浪潮所导致的混血融合而形成的。

  因此,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来看,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他们不过是人类演化史上最新由迁徙导致的混血群体。人类演化史的主旋律就是混血融合。

  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个“纯种”的种族。但是,他们仅需要回到五千年前,就会发现,他们所属的群族的祖先,其实是由不同人群混血融合的群体——这包括中国的汉族,也包括欧洲人和南亚人。古DNA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我们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新京报:《人类起源的故事》在中国非常受,但有中国读者发现,书里对东亚部分的描述较少。

  大卫·赖克: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东亚那章是我写起来最困难的一章。所以,我最后才动笔写东亚那章。这是因为东亚地区是研究人员们收集到的古人类基因组和现代东亚人基因组最少的地区。

  当然,现在一切都正在改变。我期待着未来能够在东亚找到许多令人兴奋的发现,这使我们能深入了解东亚人群的演变史。中国现在有了几个出色的古DNA研究专家,并建立了实验室——这其中包括我的学生付巧妹和王传超。此外,在中国,许多地方妥善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古人类残骸。因此,我可以明确地表示,未来三年内,中国的古DNA研究的成果将会有爆炸性增长,这将改变我们对东亚人类演化史的认知。

  这个人

  “意外让我成为一名遗传学家”

  新京报:你为何选择成为一名遗传学家?你的遗传学研究一开始关注致病基因组,后来为何转向古人类DNA的研究?

  大卫·赖克:我成为一名遗传学家是由于一个意外。我本科的学位是物理学。我还辅修了社会学。我当时觉得,我研究生会读物理专业。

  在本科毕业后,我得到了去牛津大学读书的机会,并在牛津大学再读了一次本科。这次我学的专业是生物化学。我没有完成这个学位,但我在牛津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获得了一份工作,这个实验室致力于通过基因来研究人类演化的历史。一开始,我不过是想在那个实验室里获得一些短期的研究经验——这样可以让我的简历更有竞争性。等到我回美国时,我可以用这份简历来申请医学院。但是,那份工作对我来说特别不错,工作内容还激发了我的兴趣。因为那份工作结合了我对科学和人文的爱好。于是,我读了这个方向的博士。

  在我拿到博士学位后,我再去哈佛大学医学院读书。我在哈佛大学只读了两年,也没有完成学位。但我获得了在哈佛大学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的机会,我用我在牛津大学学到的技术,去寻找致病基因组。2003年,在我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后,我开始在哈佛大学的遗传学系教书。因此,一开始我的研究领域是致病基因组。到2007年,我的研究领域才有机会越来越转向人类演化史,也就是我今天研究的领域。

  这一年

  希望能连接科学与大众

  新京报:《人类起源的故事》在你的生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你如何看待它所得到的褒奖?

  大卫·赖克:对我来说,写这本书是一个奇特的体验。因为很少有科学家会写这样的著作。在学术体制里,我们并不会因写这样的书而受到鼓励。

  然而,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它集合了我在古DNA领域的所有发现。其实,许多非专业人士都想知道,我这些发现的意义何在。古DNA研究的发现,挑战了人类在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考古学和历史学上很多习以为常的理论——但是这些学科的学者们,很难去评判一位古DNA研究专家所写论文的质量,因为我们所写的科学论文的细节、术语太多。而对古DNA研究的新闻报道又太过于简单了。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既能保证知识上的严谨,又深入浅出。我也感觉到大众对古DNA研究的发现会感兴趣,所以我写了这本书,并希望这本书能成为科学界和大众之间的桥梁。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5/3197869.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象大小的哺乳动物近亲二齿兽Lisowicia bojani在晚三叠世出现 当时恐龙才刚进化出巨大体型

  据中国科学报(宗华):想象一下,如果让一头犀牛和一只巨龟杂交然后把结果放大:你可能得到一些像Lisowicia bojani的东西。Lisowicia bojani是最新发现的三叠纪哺乳动物的“表亲”,拥有形似犀牛的身体和像乌龟一样的喙,重量则和一头非洲大象相当(约9吨重)。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个令人错愕的生物为了解恐龙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块包含部分骨架、在日前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得以描述的新化石,是一种被称为二齿兽的古代植食者。二齿兽的名字是“两颗犬牙”的意思,指代上颌和超大型犬类相似的标志性獠牙。除了獠牙,二齿兽几乎没有牙齿,但是有一个和现代乌龟类似的角质喙。它们是被称为单孔类动物的大型进化群(包括人类的哺乳动物祖先)的一部分, 并且是从中二叠世到中三叠世(2.7亿年前至2.4亿年前)过渡期间最丰富和最多样的陆地动物之一。

  二齿兽进化出各种各样的形式:有的像现代鼹鼠一样挖洞,有的成为首个已知生活在树上的脊椎动物,还有的体型大到和今天的河马相当。不过,最新的化石记录显示,到Lisowicia bojani出现时,该种群已经开始衰退。即便是在二齿兽的全盛时期,它们在体型上也无法和早期恐龙媲美。

  波兰科学院古生物学研究所古生物学家Tomasz Sulej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古生物学家Grzegorz Niedzwiedzki在一个黏土坑里发现了新化石。这个黏土坑曾被开采出来用于制砖,位于波兰南部克拉科夫市西北方向约100公里的Lisowice村。2006年,该团队得到消息,有人在那里发现了骨头碎片。第一次寻访此地,他们在15分钟内便发现了化石。在11年的野外工作中,该团队共挖掘了1000多块骨头。

  他们并未马上认出这个新的二齿兽动物。Sulej表示,部分原因在于它太大了。“我们最初认为它是一种蜥脚类动物。”这是当时已知最大的食草动物,身长可达11米。不过,骨头碎片和肢骨将该动物指向了迄今发现的最大、距今最近的二齿兽动物。该团队以Lisowice村和18世纪比较解剖学家Heinrich Bojanus的名字为其命名。据估测,这只动物身长超过4.5米、高2.6米。

  研究人员曾推断,蜥脚类动物长得高大是为了不被吃掉。Sulej认为,这或许同样适用于Lisowicia bojani。Lisowice的骨床含有5米长捕食者的遗骸(可能是一只恐龙)以及包含二齿兽骨头的粪化石。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126/science.aaw1183

  相关报道:新研究发现三叠纪巨型哺乳动物“表亲”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瑞典和波兰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在波兰一个村庄发现了一种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二齿兽化石,这种身形似大象的巨型动物是哺乳动物的“表亲”,曾与巨型恐龙共存,这表明恐龙并非当时地球陆地上唯一的庞然大物。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与波兰科学院同行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描述了新发现的二齿兽化石的特征。这种食草动物的体型与现代大象相当,身长约4.5米,高约2.6米。研究人员推测,其活体可能重达9吨,比此前发现的二齿兽化石的活体推测体重超出约40%。对它四肢的骨骼分析显示,同哺乳动物和恐龙相似,它具有很快的生长速度。它的生活年代是距今2.1亿年至2.05亿年的三叠纪晚期。

  在距今约2.5亿年至2亿年的三叠纪,地球陆地是连成一片的超级古大陆。恐龙在这个时期诞生,与鳄鱼、哺乳动物、乌龟和青蛙类的祖先共生。古生物学界过去一直认为,在恐龙成为陆地上居统治地位的四足巨兽之前,二齿兽早已灭绝。

  二齿兽属于兽孔目,后者是一类“似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所有二齿兽都是食草动物,身形介于小型穴居动物和大型食草动物之间。二齿兽从“二叠纪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生活在三叠纪中晚期的陆地上。

  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热戈日·尼兹维茨基博士说,他们新发现的二齿兽化石表明它曾与大型蜥脚类恐龙共存。这也是三叠纪除恐龙外迄今发现的最大陆生四足动物。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7/3197589.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象塑造了自己的进化进程

  现代非洲大象的牙齿是专门用来吃草的——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这也许是数百万年前它们的祖先寻求新的进食体验的结果。

  1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从林地变为较干燥的草原。大象的牙齿也随之发生改变;臼齿的牙冠变为原来的3倍长,并且它们的牙齿进化出的牙釉质脊,以便大象能够磨碎草叶,草叶比树叶更坚韧而且还常常裹挟着沙砾。

  为了探索发生这种改变的时机互相吻合的程度,研究者将关注点放在了被称为碳13的碳同位素上,结果发现,土壤中保存的碳13的比例与这种元素在土壤中曾包含的植物中的比例相同。

  通过已出版的有关跨越约2000万年的碳13在土壤和大象化石中的记录的文献,研究人员发现许多大象和相关物种从吃树叶转变为吃草大约发生在800万年前,那时当地的地貌还是林地和草地的复合体。然而,大象牙齿的变化直到在那之后的300万年才最终出现。

  这一发现表明:大象在这一时期尝试了新的觅食区以及新种类的食物,这样一来就置它们自己于自然选择之中,结果就是具备更能够适应环境牙齿的个体保留了下来。

  通过挑战自然选择的更被动的角度——即环境变化只是喜欢具备较强牙齿的大象,该研究使用化石证据表明:动物自身的行为也可能帮助塑造它们的进化命运。(中国科学报 杨济华)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744.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性别异时进化图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生物进化的原因和内在动力是什么?这是一个从古至今争论不休的问题。时至今日,虽然承认进化的存在学术界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但对于进化的过程的解释,却处于非常含混的阶段。新达尔文主义者结合遗传学和自然选择学说,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一个看起来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但是这一观点也招致了大量的反对意见。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基因的突变是中性的,通过基因突变选择出新的性状,这是一个概率很小的事件,而现实中进化是非常迅速的,新物种的出现经常是爆发式的,例如中生代末恐龙等灭绝后,哺乳动物的高速适应辐射。

  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除了自然选择以外,性选择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有可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对进化过程的认识。这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报》2016年第54卷第一期上。

  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统曾家地点的葛氏铲齿象居群的研究发现,平均来说,雄性比雌性具有更隆起的脑颅部和更加退缩的鼻骨。而这两个特征均在长鼻类的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隆起的脑颅和退缩的鼻骨均是接近于现生象的进步特征。这种现象不仅在铲齿象中,在欧洲中中新世的嵌齿象中也有发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新世这个时期,长鼻类雄性的进化似乎比雌性要领先一步;但比较现生非洲象的头骨特征,雄性与雌性在这两个特征上并没有差异。这就说明,在上新世和更新世,长鼻类雌性的进化又赶上了雄性,抹平了这两者的差异。而同时需要注意到,中中新世正是长鼻类种属数量最多,进化上最繁荣的阶段;而现代的长鼻类是一个衰落的类群,其种属数量足以为证。

  这些现象表明,长鼻类的性别差异与演化过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长鼻类演化的第一阶段,雄性的进化比雌性快,二者的性别差异增大,这对应于长鼻类的繁荣期;在第二阶段,雄性的进化变慢,被雌性赶上,二者的性别差异减少,这对应于长鼻类的衰落期。研究者用Fisher(1930)的雌性选择理论来解释这种性别异时进化现象。这一理论是说,雌性与雄性在繁殖中采取的策略不同,由于雄性可以产生巨大数量的精子,其繁殖策略是寻求的交配机会,从而提高后代的出生率;而雌性只能产生相对数量很少的卵子,其策略是寻求更加优质的雄性交配,从而提高有限后代的生存率,因此,雌性对雄性更加挑剔,性选择强。在长鼻类演化的第一阶段,这种雌性对雄性的强性选择非常明显,如果雄性具有某种进步的特征,那么这种雄性很容易被雌性选择接受,其后代留存的机会增大,这使得这种进步的特征能够在演化过程得以顺利保存。但在这一段阶,雌性在演化上比较保守,进步的特征在雌性中不太体现(或许是为了应对演化中潜在的风险)。到了第二阶段,雄性中率先产生的进步特征被认为是成功的演化之后,雌性也获得了这种特征,与雄性达到了同样的演化水平,但是雌性对雄性的性选择也随之降低。雄性相对于雌性在特征上不具有优势,或者说,雄性新发展出的特征不被雌性认为是一种进步特征而被选择,雄性对于雌性的吸引力也被降低。种群失去了统一的演化方向,繁殖能力降低,从而使整个种群走向衰落。这一现象在其它哺乳动物类群中也是存在的。例如,现生的马科、犀科、长颈鹿科等处于衰落中的类群,其雌雄性别差异普遍很小,繁殖比较困难;而鹿科、牛科等处于繁盛中的类群,雌雄差异普遍很大,繁殖比较容易。

  性别异时进化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一个大的动物类群的繁荣和衰落的原因、机制和内在动力。由于性别选择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雌雄双方通过交配意愿,可以极大地提高性状选择的效率,从而使物种实现高速的进化。这就体现出了有性繁殖相比于无性繁殖的巨大优越性,性别的产生也正是源于此种原因。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5/3197212.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型草食性恐龙并非任何时候都吃素

  据科技日报(张梦然):英国《自然》旗下《科学报告》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研究称,大型草食性恐龙可能不像之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严格的食草动物。这项新发现向过去对大型草食性恐龙的过分简单化解读发起了挑战。

  按照以往对大型草食性恐龙的牙齿和颌骨进行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它们擅长处理纤维性植物食物。据此,一般假定草食性恐龙为严格的食草动物。事实上,对大型鸟臀目恐龙摄食行为的重建,主要是基于大型草食性哺乳动物——二者在体型上类似。但是,目前仍缺乏关于鸟臀目恐龙的具体食物选择信息。

  此次,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犹他州南部凯佩罗维兹组地层的恐龙粪化石后发现,晚白垩世大型恐龙经常食用甲壳纲动物和腐木。这些化石体积较大,所含成分主要为木质,表明原排泄物来自大型草食性恐龙,且这些恐龙具有能够处理纤维性食物的齿列。但是,粪化石中同时也散布着类似甲壳纲动物外壳的成分,这表明这些恐龙还食用了藏在腐木中的相当大的甲壳纲动物。根据过去从凯佩罗维兹组地层中所得的发现,推测这些排泄物可能来自鸭嘴龙。

  研究人员认为,多个粪化石中出现甲壳纲动物意味着存在一种规律性的(可能是季节性的)摄食策略,也就是说,部分草食性恐龙可能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会以甲壳纲动物为食。这更符合鸟类食性,而非大部分大型草食性哺乳动物严格的草食食性。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773.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型恐怖沙尘暴的侵袭导致恐龙大面积死亡?(配图)

  ()据呼和浩特晚报(许婷):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曾发现过恐龙化石。从美丽的四川自贡、绿意浓浓的云南禄丰,到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大地。这些规模较大的恐龙化石发现地都曾发生过成百上千的恐龙集群死亡现象。在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学家谭琳看来,由于这些恐龙化石群形成的时间,正值恐龙走向灭绝的倒计时阶段,因此它们对揭开恐龙灭绝之谜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而直到内蒙古“精美临河盗龙”的发现,专家们得出了一个定论,在8000万年以前,我区曾因大型恐怖沙尘暴的侵袭,导致了恐龙的大面积死亡。

  “沙尘暴灭绝说”不无道理

  内蒙古临河巴音满都乎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戈壁地区,在此地区,曾发现过大量的恐龙化石,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2008年发现的“精美临河盗龙”。

  据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学家谭琳向记者介绍,“精美临河盗龙”的发现是很偶然的。2008年至2009年,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学家谭琳对内蒙古临河巴音满都乎地区露出的上白垩纪乌兰苏海组地层进行古生物学调查时,在无意中发现了这件恐龙化石。

  “精美临河盗龙”在挖掘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发现了化石的趾骨,紧接着是腿部,进而一步一步发现了头骨化石。最终,当一架几近完整的化石展现在人们眼前时,研究人员惊呆了。

  谭琳说:“我们对古生物研究多年,从未看到过保存如此完整的恐龙化石。由于化石深埋的年代久远,所以随着地壳的变化,以及造成恐龙死亡的原因各不相同,很少会遇到形态完整的化石。所以,‘精美临河盗龙’因保存度近乎完整而备受人们注目,且最终被认定为“世界保存最完整的食肉类恐龙化石”。

  “经研究发现,‘精美临河盗龙’体长约2.5米,体重约25公斤,是一种奔跑能力强,且非常敏捷的猎食性恐龙,主要食物可能是小型的角龙类和其他一些植食性恐龙。除此之外,这个保存完整的‘小家伙’被确定为代表驰龙类的一个新属种。驰龙代表和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恐龙类群之一,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鸟类的起源。”谭琳说。

  据悉,驰龙类化石具有世界性分布,不仅在欧亚大陆上有发现,在北美、南美以及非洲都有发现,之前著名的代表有发现于中国辽宁的四翼恐龙——小盗龙。

  根据研究,“精美临河盗龙”生活在大约8000万年前的巴彦满都乎地区,那时环境相当于今天的内蒙古西部,属于干旱的沙漠地区。那里的化石都保存在风成岩中,是中国境内唯一的风成岩恐龙化石点。

  “当时,我们一般推测是沙尘暴杀死了恐龙并且埋藏了它们的尸体,因此这里发现的恐龙化石保存得异常精美,有些甚至保存了恐龙当时的生活姿态,包括成群躲避沙尘暴的小甲龙和正在孵卵的窃蛋龙。由于隔壁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化石露出,如果不及时采集就会风化且最终消失。非常幸运的是这件化石被及时发现和采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谭琳说。

  可以说,“沙尘暴致死”这一推测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此种猜测才让有关“恐龙的灭绝”有了新的意义。

  “精美临河盗龙”的发现堪称最完美

  人类一直对恐龙的演化和灭绝充满兴趣,并不断进行着科学研究和探讨。关于恐龙集群死亡的原因说法不一,至今难有定论。目前,对于恐龙灭绝的猜测共有五项:“洪水致死”、“沼泽致死”、“沙尘暴致死”、“火山致死”和“疾病致死”。那么对于“沙尘暴致死”这一说法,其推测不无道理。

  2009年,研究人员在内蒙古临河巴音满都乎地区又发现了两具成年“安氏原角龙”化石,它们都沿着一个方向排列,一前一后,看似如同一对“安氏原角龙”夫妻,正“夫唱妇随”地行走。这两具“安氏原角龙”的化石形态也保存得非常完整,据科学家推测,这些恐龙在当时可能遭遇到了特大沙尘暴的袭击,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致命的沙尘吞噬了。

  而从化石围岩看,都是极细的风成沙的沉积物形成砂岩。由此可推断,导致恐龙死亡的一个原因是突然的灾害天气,比如沙尘暴。针对此说法,研究人员对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层、地貌等进行了非常详尽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在8000万年前的内蒙古临河巴音满都乎地区曾经出现过大型沙尘暴。而这个沙尘暴不比我们在城市中所遇见的那样,而是更加凶猛、恐怖的沙尘暴形式。足以在沙尘暴突来时,轻易地掩埋掉当时正在进行某种生活行为的恐龙。

  这一说法的确让世界震惊,因为至今为止,还未曾确定过恐龙大量死亡的原因。从“精美临河盗龙”和“安氏原角龙”的发现让人们知道,8000万年以前的内蒙古临河巴音满都乎地区曾不止一次经历过这样的恐怖沙尘暴,这足以致大量的恐龙死亡。

  因此“沙尘暴致死”这一说法的肯定性让许多古生物学家所推测的“世界上的恐龙是因为沙尘暴而灭绝”的说法确有一定道理。

  以发现地命名恐龙化石意义大

  话说回来,“精美临河盗龙”的发现让内蒙古龙昊古生物研究所继2005年“二连巨盗龙”的发现、挖掘、研究后再次站到了人们的眼前,而谈及这两个恐龙化石的取名,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谭琳说:“给‘二连巨盗龙’和‘精美临河盗龙’的取名是为了保证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因为每一具恐龙化石的发现在世界古生物研究方面都需要有理有据的证明,因此为了反映化石发现地的层位、地理环境、地质情况等,我们才将发现地作为恐龙的命名,这样一来,可以让很多其他城市或国家的古生物研究者通过地质地图就可确认恐龙化石的真实性。”此外,由发现地来命名也是为了将内蒙古地区的恐龙研究推向世界舞台,让世界都知道内蒙古恐龙化石的庞大资源。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833.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型恐龙可能通过设法不把蛋压碎的摆放方式进行自己“孵蛋”

  据环球网(王欢):日本名古屋大学等研究团队5月16日在英国科学杂志网络版发表科研成果称,发现大型恐龙也可能通过设法不把蛋压碎的摆放方式,进行自己“孵蛋”。这或将成为弄清大型化恐龙的繁殖方式的重要线索。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该团队研究的是恐龙中比较接近于鸟类的“窃蛋龙”。过去已获知体型与鸵鸟相似或更小的小型恐龙直接坐在蛋上孵蛋,但体长8米、体重2吨的大型恐龙如何孵蛋却一直是个谜。

  该团队分析了在中国发现的窃蛋龙的蛋和巢穴等共40件化石。无论体型大小,蛋壳上的气孔数量都较少,显示出孵蛋类的特征。此外还发现大型恐龙的蛋壳更薄,结构较为脆弱。

  据称共同点是在巢中将约30个蛋排成一个圆圈形状,不同之处在于小型恐龙将蛋叠成2-3层,排成直径数十厘米的一圈;大型恐龙则只摆放1层,形成直径约2-3米的圆圈。

  名古屋大学博物馆特别研究员田中康平(古脊椎动物学)表示:“大型恐龙或许是蹲在没有放蛋的中心位置,张开长有羽毛的前肢保护自己的蛋,避免阳光直晒和雨淋,进行温度和湿度管理。”

  相关报道:研究人员解释古代“地狱怪鸡”恐龙如何保护自己的蛋

  据cnBeta:外媒BGR报道,许多现代鸟类栖息在它们的蛋上,以保持它们的温暖和安全。这样做会给物种带来优势,并增加孵化成功的机会。但如果“鸟类”的重量达3000磅以上呢?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试图通过发表在《生物学快报》(BiologyLetter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来解释这个问题。

  “窃蛋龙”(Oviraptorsors)是一种类似鸟类的恐龙,其中包括体重超过3000磅的物种 – 这是动物王国的真正巨人。这些生物大约在6700万年前居住在地球上,它们把大的恐龙蛋放在地面的巢穴中,这意味着必须保护它们。但是体重惊人的动物如何做到不碾压自己的后代呢?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不同“窃蛋龙”物种的40多个巢穴化石后,发现有时候雌性恐龙和雄性恐龙无需同时坐在它们的蛋上。整齐排列得像轮辐一样的恐龙蛋似乎允许其中一只恐龙坐在巢穴中间而不损坏它们。恐龙体型越大,它们的蛋越大,并且巢穴中心的间隙尺寸也与成年恐龙的体型相匹配。奇怪的长形蛋形状似乎有助于它们的排列,可能会阻止它们滚动并变得杂乱无章。

  特别有趣的是,这表明在这种情况下雌性恐龙和雄性恐龙的主要工作是保护蛋免受掠食者的侵害,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体给它们加热。较小的物种可能已经能够坐在它们的蛋上,但较大的物种可能几乎不接触蛋。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现代鸟类的孵化行为是通过一条不同的进化路线延续到今天,而不是来自窃蛋龙。

  该研究解释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最小的窃蛋龙可能直接坐在蛋上,而随着体型的增加,中心开口可能携带的重量,减少或消除对蛋的负荷,并仍然可能在巨型物种孵化期间进行一些接触。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5/3198054.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复原图

  据新华社:最新的化石研究表明,早在约600万年前,与今天的雪豹较接近的大型猫科动物就活跃在喜马拉雅地区。研究人员说,这将猫科动物中的豹类在全世界出现的最早时间,向前推进了约200万年,并说明大型猫科动物的起源可能是亚洲,而不是非洲。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腹地、西藏自治区西部的札达盆地先后发现了7件猫科动物化石。研究表明,札达盆地的猫科化石代表了一个与如今的雪豹互为姊妹群的豹属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布氏豹,这也是目前已知全球最古老的豹类。

  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晓鸣对新华社记者介绍说,首批化石在2010年发现,后来又陆续找到一些,化石包括头骨及一些牙齿,它们可追溯到595万至410万年前,而此前最早的豹属动物记录出自非洲坦桑尼亚,时间为约380万年前。

  王晓鸣说:“我们发现的化石跟雪豹及老虎比较接近。(这种动物)喜寒冷及陡峭山区。这一发现说明大型猫科动物的起源大概是在亚洲,而不是非洲。”

  王晓鸣还说,西藏此前还曾出土披毛犀等冰川期前的动物化石,“说明西藏可能是许多动物的发源地”。

  现生的豹类是猫科动物里最早分支出来的一个类群。此前基于猫科动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系统发育研究认为,豹类动物与其他猫科动物的分化时间大约发生在1000多万年前,但一直缺乏相关豹类化石记录的支持。这项研究已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杂志上。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902.html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谁的故事叙述的(人类的故事主要人物)

  大型肉食性似哺乳爬行动物安蒂欧兽很可能是凶狠而高效的“捕猎者”

  据cnBeta:外媒CNET报道,恐龙得到了所有的“荣耀”,但在恐龙出现之前,还有一些奇妙的野兽在地球上漫游。其中一种动物是大型肉食性似哺乳爬行动物安蒂欧兽(Anteosaurus),被认为是行动缓慢的。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它很可能是一个凶狠而高效的“捕猎者”。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将安蒂欧兽描述为“凶残的猎杀者”。河马大小的安蒂欧兽大约在2.6亿年前在非洲繁衍生息,但在第一批恐龙出现前3000万年就灭绝了。

  以前对安蒂欧兽的研究表明,这种动物非常沉重和缓慢,它可能不在水中生活。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团队创建了一个安蒂欧兽头骨的3D重建,并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新数据,涉及它的大脑,身体部位和可能的陆地狩猎技能:它不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动物。

  古生物学家Ashley Kruger表示:“在创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安蒂欧兽头骨重建过程中,我们发现,总体上,安蒂欧兽的神经系统经过优化,专门用于迅速狩猎和快速打击,这与之前认为的不同。”

  Kruger是上个月在线发表在《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杂志上的一篇关于安蒂欧兽的论文的之一。该研究显示了计算机重建如何改变我们对早已灭绝的动物的了解。

  研究合著者Julien Benoit说:“尽管安蒂欧兽比著名的恐龙霸王龙早生活了2亿年,但安蒂欧兽绝对不是一种‘原始’的生物,简直就是一台强大的史前杀戮机器。”

  相关报道:研究发现2亿6千年前的“杀人机器”:曾被认为行动迟缓

  据cnBeta:外媒报道,2亿6千万年前的食肉动物–安蒂欧兽(Anteosaurus),曾被认为是沉重、缓慢和迟钝的,现在被发现是一种凶猛的猎杀者。从它巨大的、能咬碎骨头的牙齿、巨大的头骨和有力的下巴来看,在二叠纪中期,一种生活在二亿六千五百万到两亿六千六百万年前的非洲大陆上的前哺乳类爬行动物–安蒂欧兽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

  然而尽管之前认为这野兽的大小的生物太重、行动缓慢以至于很难成为一种有效的猎人,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安蒂欧兽能够逃脱且有效追踪并杀死猎物。

  或许有些人会在听到这种动物的名字和看到凶猛的外表时会认为它是一种恐龙,但实际上并不是,据悉,它属于恐首龙(Dinocephalians)动物–类似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早在恐龙出现之前。就像恐龙一样,恐首龙在过去也曾在地球上漫游和统治过,但它们的起源、繁衍和死亡都发生在第一只恐龙出现之前的3000万年左右。

  恐首龙的化石骨头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发现。它们因体型大、重量重而引人注目。恐龙的骨头又厚又密,安蒂欧兽也不例外。安蒂欧兽的头盖骨装饰着眼睛上方的大鼻梁和鼻子顶部的长顶,再加上它巨大的犬齿,从而使它的头盖骨看起来像一个凶猛的生物。然而由于其沉重的骨骼结构,以前人们认为它是一种行动迟缓的动物,最多只能觅食或伏击猎物。

  南方金山大学进化研究所的Julien Benoit博士说道:“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安蒂欧兽太重了,只能生活在水里。”

  通过对安蒂欧兽仔细的颅骨重建,一组研究人员使用X射线数字成像和3D重建,研究了头骨的内部结构并发现了其大脑和平衡器官的具体特点。

  “敏捷的掠食者如猎豹或臭名昭著的迅猛龙都有非常特殊的神经系统和微调过的感觉器官,这使它们能有效地追踪和追捕猎物,”Benoit说道,“我们想知道,安蒂欧兽是否也有类似的适应能力。”

  研究小组发现,安蒂欧兽的平衡器官相对于它最近的亲戚和其他同时代的掠食者要大一些。这表明,安蒂欧兽比它的猎物和竞争对手移动得快得多。他们还发现,大脑中负责协调眼睛和头部运动的部分特别大,这可能是确保动物追踪能力的关键特征。

  Benoit说道:“尽管安蒂欧兽生活在著名的雷克斯暴龙之前2亿年前,但它绝对不是一种‘原始’生物,且完全是一种强大的史前杀人机器。”

  参考资料:https://.donews.com/news/detail/1/3197886.html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hnhgjc.com/n/82960.html

(0)
久久派的头像久久派
上一篇 2022-08-14
下一篇 2022-08-14

相关推荐

  • 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设计图片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设计图片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设计图片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一览1、人教版五年级上

    2023-05-05
  • 诺基亚9300ii(诺基亚9300和9500)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诺基亚9300ii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诺基亚9300ii以及诺基亚9300和9500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

    2023-07-27
  • 商铺租赁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1、要签订正式合同,签订完以后也需要去当地的有关部门备案。2、在签订之前,双方需要明确商铺租金,还有其它方面的费用。3、在租赁期间,如果房东将商铺出售或者用作抵押的话,租客有权利要求赔偿,这些条款都要在合同中写清楚,写得越详细越好。延伸阅

    百科常识 2023-10-02
  • 微信锁屏密码怎么关

    微信锁屏可以通过360卫士设置,只需在360卫士中点击“程序锁”按钮然后关闭“微信锁”按钮即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打开手机,然后在手机app中找到并且点击打开360卫士,进入360卫士主界面以后,在工具箱页面中点击“程序锁”按钮。2

    百科常识 2023-11-17
  • 竞选女生部成员演讲稿(竞选女生部干事演讲稿3分钟)

    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竞选女生部成员演讲稿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竞选女生部成员演讲稿以及竞选女生部干事演讲稿3分钟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一览1、女生部竞

    2023-05-25

联系我们

qq:6540144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540144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