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行当:消失的木匠

上工春节的气氛还没有消散,木匠就要上工了。通常情况,过了正月十五,木匠们才开始出工。此前,有人来找,自个儿家里没有太大或者紧要的事情,木匠都会高兴地应允。毕竟,做木匠是要挣钱的。这正是,自己愿意,别人又找,好像瞌睡给了个枕头,两相情愿的

  上工

  春节的气氛还没有消散,木匠就要上工了。通常情况,过了正月十五,木匠们才开始出工。此前,有人来找,自个儿家里没有太大或者紧要的事情,木匠都会高兴地应允。

  毕竟,做木匠是要挣钱的。这正是,自己愿意,别人又找,好像瞌睡给了个枕头,两相情愿的事。木匠的高兴甚于做家具的人,木匠出卖手艺和劲力,赚回来的是钱。做家具的人家是付出木材、饭菜、酒水和香烟,盘算下来,花费也不小。

  户主每请一次木匠,最短也得三天。仅仅三天,木匠大概也能吃掉自己家三口人一天半的口粮。若不是遇到老人过世,孩子娶媳妇和新盖的房子缺门少窗户的紧急事情,谁也不愿意白白掏钱给木匠。

  木匠怀揣手艺,坐等人请。有人来了,说好时间、价钱。木匠就收拾一下家具,磨了凿子、斧子、锯齿和锛,装在专用的布兜或箱子里。到父母房里坐一会儿,说明天要去哪儿哪儿干活儿了。父母就劝木匠早点睡觉。木匠嗯嗯着答应,起身回到自己房里。脱衣上炕,看孩子们睡熟了,就把婆娘按在身下,做完事情,倒头睡去。

  第二天一早,木匠打一个哈欠,裹紧对襟棉袄,到驴圈给驴子洒点麸糠,然后将装满凿子、锛、木尺、锯、墨斗和铇子的油布袋子放在毛驴背上,再用手左右晃晃,看真的结实了,进到屋里,冲还在炕上半露着肩膀和胸脯的婆娘说,我走了,有啥事记着给我捎个信儿。反身把门关了,牵住毛驴的缰绳,嘚了一声,驴子就戴着缰绳和嚼子,跟着主人的脚步,走向别人的村庄。

  这时候,要做家具的人家早早开门等着了,先自行把放在房顶或埋在土里的木头扛下来,挖出来,一起堆在木匠做活儿的地方,等木匠来了,丈量后量才使用。

  太阳像一堆红柿子,淡黄的光晕洒在枯燥的村庄和山坡上。早晨还冷,穿着棉袄还瑟索发抖。主人家朝村口看了一会儿,不见木匠的影儿们,就再回到屋里,点着柴火,把硬木疙瘩放在上面,噼噼剥剥一阵儿,突突的火焰就燃烧起来了。

  青烟刚从房顶上冒出来,木匠就到了,小毛驴脖子上的铁铃铛敲着早晨的安静,迈着铿锵有致的步子,前身一耸,跃上一个台阶,就进了做家具人家的院子。做家具的人家赶紧捧出满脸的笑,快步走到院子边儿上,说,这么早就来了。木匠说这还早呀?太阳都升了三丈高了。主人家笑笑,心里却想:再来早点才好呢。木匠喘息未定,就张口问:在哪儿做?主人家赶紧替木匠牵了驴子,说就到新房子那边去吧。

  新房子还是石头砌的,所谓的新,就是石头的新了。正屋的大梁也许没换,檩椽可能还是从老房子上拆下来的,有的不能用了,就又补了几根新的。屋顶的石板下面是掺了麦草的黄泥,黄泥的下面是一层新编的苇席。石板压得黄泥从苇席缝儿里挤出来,像是一条条的蚯蚓。村人不管这些,反正房子是新盖的。叫新房子是理所应当。

  帮木匠从驴背上卸了家具,放在除了石头片子就是河沙黄泥的新房子屋地上。再把驴子牵了,拴在自家驴槽里面,只给草料,不撒麸糠,驴子很不满意地打着响鼻,一双黑葡萄眼睛看着人生闷气,把长脸使劲儿甩甩,算是抗议。人知道驴的意思,木匠不在身边的话,就咕哝说,俺的驴还不够吃呢,还给你这个外人的驴?!

  关于这些,木匠看不见,但可以想到。木匠不能吭声,嫌自己驴在别人家受罪,就托人捎回去,干完活儿再牵来。这等不关系到人的事情,一般来说,木匠都不在意。

  木匠首先看了要做家具的木头,主人在一旁看着。木匠就说,这根可以做啥,那根可以做啥。枣木、椿木、棌木、洋槐木比较瓷实,宜做面板、门框、桌子腿和窗户框,那些杨木、柿木、梧桐木和柳木宜做门板、桌子面和窗棂。

  就这样,木匠按类分了,把最先要用的木头挑出来,放在空闲的地方。

  然后把油布袋子解开,把锛、凿子、锯子、墨斗等等家什拿出来,在墙角摆好,再让主人家找了长杌子和短绳索。收拾完这些,时间就过了早晨。

  吃过早饭,扯一顿淡话,抽几袋烟。主人家停止了说话。木匠知道,这是催自己上工的信号。也不吭声,磕掉烟锅里的烟灰,从小凳子上站起来,也不用和主人家打招呼,去新房子里面干活。

  最初的活儿不太好干,木头太粗太大,尤其是需要锯、锛的时候,一个人不是大木头的对手,男主人也知道,就过来帮忙。和木匠一起,拉了墨斗线,固定好,木匠看拉得笔直了,手抓住中间,向上一拉,再一弹,一根黑线就落在了木头上面。如此拉扯一番,做门窗要用的木料就差不多够了。两个人一起使劲,嘿呀一声,把粗木头架在长杌子上,一头翘起来,一头放在泥地上。木匠拿来大锯,一个人扯一头,来来回回拉上一阵子,粗木头就成了两半,再分别从中间锯开,就成了四版、八瓣。两扇门儿,再加上框子需要木料就算够了,再解一根,做窗户的也差不多了。木匠就说,你去忙吧,剩下的俺一个人能干了。

  主人家当然不会客气。心里想,俺给你钱,那还给你帮忙,实在是亏!有这功夫,还不如到山上砍些柴禾回来烧火实惠。

  木匠这门手艺

  木匠作为一门古老的手艺,掌握它的人都是受人尊敬的,整天待在其他村庄的人家里面,拉开杌子,攥紧凿子,抡起斧头,一下一下敲打木头。他们折腾的响声,在很久以前的村庄最为悦耳动听。

  那时候,还没有汽车和摩托车,电刨子和电锯对村人来说还是个梦。大多数的乡人都希望自己孩子有一门手艺,木匠也好,铁匠也罢,拉大锯也中,再不济的,学个阴阳半仙也能混口饭吃。久而久之,村人就变成谚语说:“家有万贯,不如手艺在身”,有了一门手艺,就可以吃遍天下,还净吃好的,自己好过不说,连爹娘、老婆和儿女都跟着享福。

  起初的时候,附近村庄里的木匠们的生意范围在也就是十里八乡,上千户人家,养活十几个木匠不成问题。

  万物归根,木匠也是一样,手艺的好坏至关重要。通常,谁家的小子要学木匠,还得杀鸡提酒,自个儿关系好的就自己去,关系一般的还要请一个有头有脸,和木匠关系好的人当说客,人家答应了,不但了却了一桩心事,也为自家儿子找了一个“吃饭碗”,一辈子吃东家吃西家,省口粮不说,生活水平也肯定要比甩着膀子刨地的那些人强。

  可是,学艺三年,师傅一分钱不给,路费和买衣裳钱还要倒贴。这是一个规矩,谁也没有异议。换句话说,人家师傅收你做徒弟,教你手艺已经是很不错了,再跟人家瓜分劳动所得,就不合情理了。

  可是,木匠这门手艺不怎么好学,一般孩子学三年要是能准时出师,自己单干,就很不错了。有笨一点的,五年还不能独立干。跟着师傅,不仅挣不到一分一毛钱,还得挨打受气。

  一般的学徒都会一门心思地学,想着早点出师。有聪明的,一年时间就把师傅的手艺学到手了。什么东西一旦得到了,就没有了顾忌。徒弟们就会不自主地在师傅面前直起哈着的腰,不再唯唯诺诺,轻则挨骂,重则挨打了。有性格犟一点的,还敢顶师傅的嘴。师傅一看,这小子羽毛长成,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就提出分开干。

  出师之后的木匠们开始也很难,毕竟,要想闯开名气,有人主动上门找着干活,自己非得再做一番奋斗不可。常常,手艺学成,先从亲戚家做起,再向其他村庄发展。在自己地盘上闯出了名气,才能瞅准时机,向邢台、山西和武安等地“挺进”,生意不怕范围大,对木匠来说,多一个村、多一户人家,就意味着多了一个衣食父母。新木匠的手艺修炼到一定程度,得到村人认可,并愿意免费为其宣传的时候,自己的“吃饭碗”也就算结实了,有的也会自感了不起,很傲,不但对外订了身价,而且对那些跟自己讨价还价的户主冷言相讥,弄得人家下不了台,瞪眼干着急,且无可奈何。

  也有一些手艺好,为人不好的木匠,经常趁没人偷主人的木头,或浮皮潦草地赶时间完工,胡乱凑合。久而久之,生意来源逐渐减少,人说起来,都是恨得牙齿吱吱响。

  在贫穷年代,附近村里大户人家相对稀少,几乎每家请木匠做家具之前,总要把村里木匠的好坏逐个打听一遍,广泛征求亲戚和要好邻居的意见之后,才确定请哪个。这种做法很民主,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

  其实,在血缘勾连的乡村,哪个木匠好不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说了算的,还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关系。比如说,张木匠如果和主人家村里的某个人是亲戚或关系不一般,自己家又和这一家关系不好,有过节,那他肯定做不了这一家人的生意。李木匠和自己有点亲戚关系,尽管八杆子打不着,但毕竟有一层亲戚关系,李木匠再坏也不可能把尿撒在亲戚头上,那就请他来。若是杨木匠手艺好,人品好,对谁都一视同仁,做家具认真,又快又好的话,请的人自然也多,但这样的木匠几乎没有,即使有,10个里面也难挑出1个。

  隐秘战争

  木匠干起来了,丁丁光光,声音传遍整个村庄,甚至连后山羊圈都可以听见。村人见谁家请了木匠,心里总有所思想,关系不好的叫也不去,关系好的,就是忙到老婆正在生孩子的份儿上,也要瞅个空当去看看。看木匠倒在其次,主要是去看做家具人家的木头是不是偷来的。村人相互防范的心理与生俱来,谁都会用这一招儿。有的大人和大人之间有过节,就支了小孩子去,去之前,还要交待一下咱家丢的木头是什么材料和大概的长短粗细。

  小孩子遵从父母之命,到了人家家里,别的事情不干,两只眼球就跟木头过不去。这一家人一看,就知道这孩子爹娘的目的。忍不住指桑骂槐,说小骡子也能上墙了。叫了自家孩子,将前来窥视的小孩引出去,或者找借口说,这里面凿子、锛、斧头来往舞动,看伤着你了。一边说着,一边就势将邻家的孩子推出门去。

  木匠不管这些,你拿出,我就当是你的,锛皮拉锯,量材定做。

  手艺好坏和木头没关系,家具做的好坏那才是手艺问题。木匠埋头苦干,夏天一动就是一身汗,光着膀子干活儿既凉快有利索。冬天冷了先点了木屑,烤热了手掌,再去动那些冰冷的凿子、斧头、锯和锛。

  在我们的村庄,以木匠为生的人虽然不多,但木匠手艺相当普及,随便哪个男人都会两手。往木匠跟前一站,看上一会儿,就知道这小子有几斤几两。一般来说,木匠是不会蒙人的,就算蒙了,也是一时,过不了几天,打得家具裂口、开缝儿或散了,这个木匠名声很快就大打折扣。更有内里怨气重的人家,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大有不把你名声搞臭誓不罢休的劲头。

  实在的人家倒还罢了,不实在的人家,即使做得的家具没有出现上述情况,木匠要得钱多了,或者拖的时间长了,心中也不满意,该说你不行的时候,还是要说,个中原因很简单:木匠多拖一天,就多吃人家一顿饭,多要人家一天的工钱。

  木匠心里也明白,即使换了自己,也会这样想和做。到一户人家干活儿,木匠总是起得很早,中午不休息,到天黑得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才收工,到主人家里洗了手掌,端起盛好的饭菜,和主人家一块儿,或者独自一人,坐在小板凳上,声音夸张地吃起了鸡蛋面条。

  即使木匠尽力,主人家也不一定放心。对新手尤其如此,有细心的人家,木匠干活儿的时候,总是凑在跟前说些淡话。木匠心里知道,这是监工,主人家怕自己把木头给糟蹋了。木匠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好说。有经验老到的,也不管这些,见主人来看,照样干自己的活儿,你说话我就搭腔,你不说我就憋着。

  木匠新手遇到严格一点的主人家,心里有些紧张,拿铇子的手也没一个人的时候轻快和灵活。遇到这样的情况,木匠就暂且放下手中的技术含量高的活计,转向一般性的钉、锯和锛。主人家若是男人,稍懂一点,一眼就能看出来其中门道。若是妇道人家,则很难明白其中“秘密”。木匠越是慌张,她越是瞅得仔细。不一会儿,木匠额头上就汗水涔涔了。

  丁丁光光几天或十几天,家具做好了。木匠就要到另一家去,这天晚上,主人家要给木匠算帐。价格一般都是预先说好的,虽然没有签什么合约,但谁也不能反悔。即使觉得太贵了或太少了,只要一上工,说也是白说,哪一方都不答应。

  主人家觉得价目比较合理,木匠干活勤快利落,做的家具也令自己满意的话。就炒了菜,买了酒,请木匠吃喝一次。菜虽不好,有酒就行。其实,木匠看重的不是菜和酒,而是主人家拿酒炒菜的那份诚意。

  算完了帐,谁也不欠谁的,都觉得轻松。主人家会说,下次打家具俺还找你,木匠知道这是套话,就说那敢情好呢!至于这户人家下次打家具时会不会再找同一个木匠,木匠不知道,要做家具的人家也不知道。

  消失的手艺

  木匠就像夏天的蚂蚁,如果仅仅三两只,它们的活动范围不过窝边的两尺多远,如果是一窝儿,范围会逐步加大,以致连它们自己也看不到自己的巢穴,来回要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木匠也是一样,就那么几个同行的时候,个个有活干,东家请了张木匠,李家就请杨木匠。不多的木匠们各有各的雇主,各有各的生意范围,只要尽心做好每一户人家的每一件家具,绝对不用担心没有饭吃。

  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村里的木匠们人数增多,但似乎都洋洋得意,自以为有了铁饭碗,一家人过着仅次于地主生活,虽不能花天酒地,可也衣食无忧。

  其中,手艺好、口碑好的木匠,找的人多一些;手艺不好的也不用担心闲着,举个例子说,即使像曾经把门框分解成窗棂的三流木匠朱包成,也都没闲下来。

  村人看着一个个的生活不错,有白面、肉和油吃,特别羡慕。木匠也引以自豪。有一些比较爱显露的,自个儿家里做了好吃的,不闷头吃,专门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吃,让村人眼馋。

  可木匠们没有想到:不论哪个行业,一旦成了热门儿,从业的人就多了起来。村人看着木匠生活优裕,人人都想把自己的纯农民身份改成木匠。究根问底,他们也不是特别喜欢木匠这门手艺,而是看中了木匠的生活质量。村里谁都知道,手艺是为人服务的,手艺不是目的。

  手艺娴熟的木匠们受到了村人的一致尊重,提酒提鸡,托人求情,登门拜师学艺的人越来越多。聪明的木匠知道:多教一个徒弟,三两年后,自己就又多一个竞争对手,自己的饭碗里就多一个人舀食。眼光短浅的木匠体会不到,看着人家提着东西来了,对自己又像老子一般尊敬,再看看摆在桌子上的鸡和酒,脸上的皱纹舒展,笑压在嘴缝儿里,还要装出一副不得已的样子,面对来人,推托一番,然后答应。

  师傅带着徒弟上工了,徒弟自然要受师傅的打和骂,棍棒下面出高徒。徒弟们也都知道,但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在自己身上粗暴地行使肢体语言。师傅打骂了,嘴上不吭声,心里骂。师傅当然知道,但只要不出口,抓不住把柄,就等于没有。

  渐渐地,村里的木匠们都带了徒弟,少的带一个,多得带三五个。木匠们不光在兜揽生意上竞争,带徒弟也竞争。在村人看来,哪个木匠带的徒弟多,自然手艺就好,这虽然是个表面现象,但也很能迷惑人。

  徒弟终于熬到了出头之日,就像羽毛丰全的鸟儿,再不要依赖父母衔食养生了,一个个踌躇满志,一副秀才中举的亢奋劲儿,倾家中所有,购置了凿子、锛、锯、墨斗等等家什。待在家里,整天倚在门框上,东张西望,盼有人请。因为刚刚出师,临近的人家还有点怀疑,做家具尽量请老木匠,老木匠顾不开,就把新木匠请了,做好做坏等着看吧。

  新木匠急于打开门路,做家具时候虽然紧张,但都是尽心的。村人也知道,手艺好坏纯属个人修为,尽心不尽心是“职业道德”问题。新木匠接了活计,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着一炮打响,为自己以后的木匠生涯开个好头。

  新木匠干了几年,手艺好坏只是一个方面,手中的钱多了,身边的徒弟也多了,到90年代中期,村里的正式木匠已21人,算上正在学艺的,总数已达46人,破了有史以来的新纪录。木匠多了,可活计毕竟有限。这时候,那些稍微愚鲁的木匠才渐渐明白,带徒弟不是好事,花费精力不说,简直就是拿着自己家的票子往外扔。

  出师的新木匠看本地已没有发展“前途”,就把目光盯向更远的村庄。木匠们赶着毛驴儿走几十里的干河沟,再翻过一道岭儿,到山西左权的下庄村和拐儿镇去找活儿,这里虽也是太行山,沟沟壑壑的,可四周还有一片村庄,生意范围比自己河北那一带还要大一些。

  这里是晋冀两省交界处,两边村庄人家大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没有活儿干的木匠就利用亲戚关系,先在下庄或是大南庄找一家生意做,一边和其他村人套近乎,让做家具的人家也给自己再找活儿干,有手艺好、嘴巴甜、讨人喜欢的,外村人也喜欢,也乐意为其介绍。

  久而久之,这些木匠就在山西左权一带站稳了脚跟。正月出门,一般都要到秋天或者腊月才回来。单看时间,就知道山西的木匠活儿不少,收益也肯定坏不了。可是,一个木匠去了山西,紧接着又是一个,多了之后,就有了优劣,从业人员过剩的问题也相应地出现了。劣的木匠只好另找生意。再从山西翻下来,到了邢台县路罗、白岸一带,这里的村庄也不少,虽然也穷,但谁家都要娶媳妇、送老人和盖房子,养活几个木匠还不成问题。

  地盘站稳了,木匠就又带了新徒弟,这是一种循环,木匠们又都忘了前辈的教训,重蹈旧辙,心态也和自己的师傅一样,逐渐地,徒弟们出师了,又在自己锅里分了一份羹,木匠又幡然醒悟。但事实铸成,后悔没用。

  木匠虽然将自己的生意做到了山西,但从古至今,但村里的木匠没有一个真正抛家离乡,一去不返,在远处的村庄扎根生活。这里的人们乡土观念重,任凭走到哪里,都不轻易忘根儿。前几年,砾岩村一个离家多年,家在广西的一个老木匠,仍旧隔三差五地回到村里来,在老房子里住上几夜,到父母的坟头去哭上几声,烧些冥币,以此表示自己对家乡的依恋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那位老人还说,他想回来住,随便一个地方盖个房子,都比城市里强。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木匠们也跟着进入到了电器时代,买了电铇子和电锯子。前几年的生意还好,村子里面隔一段时间都还可以听到电铇子的轰鸣声。现在,木器厂做的家具迅速占领了农村市场。村人也都知道成品家具不结实,但看中了它们的漂亮美观,结婚时候也图省劲儿,门也都定做了铁门,窗户也省掉了木头,改作铝型材和百叶窗。没有了家具做,木匠也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只好和别人一样,外出打工或是躬身垄亩。村人用不着木匠,也就不那么重视了。木匠无奈。木匠和他们的手艺属于过去的年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hnhgjc.com/n/845616.html

(0)
jindon的头像jindon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 2023-11-10

相关推荐

  • 凌云诺家园如何解锁土地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凌云诺家园如何解锁土地这个问题?那么关于凌云诺家园如何解锁土地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凌云诺家园如何解锁土地凌云诺家园解锁土地需要以下步骤:1. 玩家需要达到相应等级才能解锁更多的土地。等级越高,解锁

    2023-05-14
  • 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前一句是什么(何似在人间的前一句是什么)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前一句是什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前一句是什么以及何似在人间的前一句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

    2023-08-20
  • 中国民航大学就业网站 (中国民航大学 网站)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中国民航大学就业网站 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国民航大学就业网站 以及中国民航大学 网站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

    2023-07-06
  • 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外泄有危险吗(被骗取了手持身份证照片)

    大家好,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外泄有危险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外泄有危险吗以及被骗取了手持身份证照片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

    2023-07-26
  • 自己怎么鉴别翡翠玉坠的真假

    1、看色调。纯天然的真品翡翠项链吊坠的色调当然,遍布也不是那么匀称,翠绿色迈向也是增加的,一般无莹光,如果是假的翡翠项链吊坠是历经人力解决过的,因而在折射光下能够见到一条条网状结构的纹理,2、看打磨抛光面。纯天然翡翠项链吊坠的打磨抛光面较为

    百科常识 2023-11-21

联系我们

qq:6540144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540144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