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中医的,很枯燥,有哪些有意思关于中医的书推荐

据新闻报道,美国抢购中草药,欧洲开煮大锅药!中医药远渡重洋抗病毒,你怎么看自打疫情在国外发酵以后,中药越来越受外国人的青睐,很多外国人排队购买中药,尤其是意大利,目前疫情发展的尤为严重,很多当地的华人开始排队购买中药,导致了意大利人也跟着排

据新闻报道,美国抢购中草药,欧洲开煮大锅药!中医药远渡重洋抗病毒,你怎么看

自打疫情在国外发酵以后,中药越来越受外国人的青睐,很多外国人排队购买中药,尤其是意大利,目前疫情发展的尤为严重,很多当地的华人开始排队购买中药,导致了意大利人也跟着排队购买,目前意大利最火的地方就是中药店。

不仅是民间私下交流推荐使用中药抗疫,连钟南山和欧洲专家连线的时候,也推荐使用中药,并且还推荐了两种对疫情有帮助的中成药,彻底让中药在欧美国家走红。

中药走红的背后,是多少人的努力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诞生了中医,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医越来越沉淀,像周边国家的本土医学,如韩国的韩医,也是来自于我国的中医理论。

中医讲究辩证治疗,根据症状进行治疗,这点在目前的意大利使用最为广泛,意大利核酸检测的能力不是很高,即使有了症状,没检测的人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这样会使很多轻症患者拖成重症。但对于中医来说,即使没有确诊,依然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包括咳嗽,发热,腹泻等症,都能对症治疗,这样可以缓解患者拖成重症,降低死亡风险。

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愈率已经超过了90%,这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数字,因此他们目前迫切的希望我们援助一些中医以及中药,来帮助危难中的他们。

中医的走红,是必然

中医确实博大精深,但中医走出国门这么多年,一直是不瘟不火,只是在最近几年里,中医才开始受到西方人们的重视。

在2012年以后,欧洲国家才开始逐渐接受中医,起初在欧洲使用草药是不被允许的,后来才慢慢的添加了80多种中药,中医走出国门,虽然艰辛,但一直都是一往无前。

如今,意大利强烈要求我们都支援一些中药,尤其像连花清瘟胶囊这类的药物,多多益善。

这次随着医疗专家一同前去的,还有3500盒连花清瘟胶囊,各种中成药5万,灵芝孢子粉480盒等等各类中成药物资,未来也会筹集更多的中药物质支援意大利,作为大国,我们有担当,作为古国,我们有中医。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过无数人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文化结晶,是我国的传统国宝。近几十年来被西方冲击派的冲击下逐步边缘化,再加上本国少数为西方人卖力效劳的所谓的精英的鼓燥,中医有被否定失传的危险。这次疫情中医冲破偏见,冲上战疫前线,用事实告诉世人,中医是科学,是能治病的。在事实面前外国人都相信了,国人为什么还有少数人不相信?像抱僵尸一样死死抱住偏见不放,不感到可悲吗?希望我们的国宝中医从今以后能得到重视,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我不知道题主是从哪里得到的美国抢购中草药的新闻,在头条流行的一篇是关于纽约华人街(主要是美国华人消费)上的中草药需求翻番的新闻。

但是,看新闻要看数据,要用自己的头脑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这条新闻中提到几个数据,一家中草药店,原来18公斤(18000克)的中草药要卖2-3周,现在需求翻番了。我们仔细分析,18000克中草药,假设一副药100克(大部分中药的重量),那么就是180副药。我们再假设来一个客户一个方子买3副药(这算少的吧),也就是60个客户。2-3周才60个客户,每天才3-4个人来买草药。就算翻一番翻两番,也才6-10人每天。

一家纽约唐人街的药店,如果靠每天6-10人来买草药,就叫美国人抢购草药了?连生存的生存不下去啊!

中药在当前在欧美抢手,理所当然,大势所趋。因为中药代表中国文化,中医中药是我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崛起中药必然崛起,新冠病毒突如其来,肆虐全球,给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时机,期待中药崛起,为人类共同体康宁大显神威,壮我中华,护佑生灵🙏🙏🙏@崇越视频

谢谢邀请

中医还是博大精深的,我想说几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小时候大概三四岁左右,也就刚走稳当的的时候,有次家里一大家一起吃饭,我姑姑端着刚从锅里盛出来汤,我那时就在我姑姑脚下走着,我个子小,姑姑没看见,拌了一脚,一大碗热汤从我半个脸上浇了下去。

记忆里,奶奶急得拿个抹布就往脸上抹,估计半个脸都已经塌皮了。然后爸爸抱起我就去找医生,那时的医生是山那里的赤脚医生,中医世家应该是,记忆都是浓浓的草药味,和爸爸每天背着我去换药的情形。

其他痛都不记得了,现在脸上除了眉角有半个指甲盖大的黑斑,整个脸没有一点问题,现在长大,想去感谢那个医生也没有机会了,多少年前他老人家就不在人世了。

前几年怀孕了,去了省里各大医院,因为其中一项指标特别高,每个医院都是建议立即住院,我还是比较信中医的,就是找的中医院专家去看,回来开了熬好的中药。

虽然难以下咽,喝了大概有半个多月吧,指标就恢复正常了,如果在其他医院,搞各种西药还有吊水,估计也要受点苦,对孩子肯定也不好,现在,小宝5岁了,健健康康的。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有个老中医,积累了祖宗几代传下来的药方,到了他儿子那代,不愿意学中医了,那些方子也只能付之一炬,中华几千年的精髓也慢慢消失殆尽,令人感到心痛。

欧洲煮中药我不太清楚,只希望这个好的中医能够得到保护并传承和发扬下去。

祝大家都安好

我是学中医的很枯燥有哪些有意思关于中医的书推荐

学中医的,很枯燥。需要有意思关于中医方面的书?根据你提问题的用语证明你还没有入门,我劝你放弃学中医,是发自内心的。学中医不难,难就难在难入门,入了门你自己就会找你需要的书。

我建议你还是别学中医了!

因为一个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是做不好的。学中医,首先自己要喜欢,要有热情,更要有此志向。要从内心里真正对中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通过一些趣味中医故事来提升自己对学习中医的性趣,是不会坚持长久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30多人的中医班级,真正走上中医道路的,也只有几人的原因。所以,学中医不容易,真想学还是从中医传统经典入手,如《内经》、《伤寒》、《金匮》等,读熟、读懂、读精,别把时间浪费在闲书上。一人之言,供参考。

学中医最怕走偏。有个好的入门,才是关键。中医书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这些书其实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错的。因为自唐代始,真中医就失传了。真正的中医绝对不是靠经验,它来自哲学的思维,易经和道德经等著作,是其哲学基础。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小宇宙,每个人都可以猜迷式的谈一些看法,但这种猜迷多数结论是错误的,而且造成很大的混乱。最近的权健事件,只是其中的一例。只有在正确哲学指导下的研究才会揭示真相。黄帝的内经,秦越人的难经,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才是一脉相承的医学真理。然而这些真理却长时间被曲解而失传,导致中医界乱象丛生,烟雾迷漫,邪说杂陈,正经掩埋。张仲景之后的一千几百年里,只有一人理解并著作了医圣们的思想,这就是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建议大家通过他进入中医神圣的殿堂。建议先学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一旦掌握,可以进入伤寒,内经的佳境。请免费搜听,喜马拉雅于忠超大夫四圣心源导读。边听边看。

我也是学中医的,自学的那种。以书为师,断断续续十来年,阅医书无数。可读者有不少,不可读者更多…(呵呵都被我读过了才发觉,只是浪费时间而已)给你推荐一些启明类的医书《中医火神派医书三种》《衷中参西录》《古中医圆运动》以及最近看完《梦回伤寒四大金刚》里提及的医书《读过伤寒论》《仲景归真》。

本人在仲景门墙徘徊多年未得要领,得《仲景归真》如醒醐贯顶,豁然明释…感谢医学先辈门为后学的呕心泣血——致敬!!!

学习中医有捷径。中医书籍可谓繁多杂乱,又需要文言文的功底,对于初学者是够难的。但有捷径可寻,个人认为,应从《伤寒论》开始,让自己先形成一个六经的思维意识,初学者可以把六经机械的理解为人体分六个范围,人体受邪(内在,外在的都包括)会在这六个方面发出求救信号的,这是人体具备的自救本能,这个求救的信号,就是所谓的证,根据症状的不同就可以确定六经中属哪个病位了,再结合八纲辩证来区分是寒,热,虚,实,逐一的确定。这样呢,就基本的能找到病位,病性了,类似导弹的导航系统吧。能达到这个地步,接下来需要了解六经定位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是人体变化的一个过程,记住是一个过程,有的患者横跨两个经别或者经别更多,属于合病或者叫做并病。每一经别都有初期,中期,后期之分,但也不外乎寒热虚实了。《伤寒论》另一个关键点容易被业界忽视,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从时间的变化来定位疾病,人24小时的身体变化遵循了太阳出没规律,那么六经在固定的时间段分别有其气最旺的固定时间段,在这个对应的固定时间段,身体会出现相应的反应,表现出症状。属于六经的欲解时和欲作时,当然需要慢慢的自己悟了,学习中医需要悟性,当然悟性是入门后的事情了。能够六经八纲定位病位,病性,那么医圣都出具了药简利专高效的方剂,而且煮药方法,药材的炮制方法,服用方法,方后的护理都是清清楚楚的。现在很多人强调阴阳是不够的,还有阴阳之间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要用动态的思维去分析事物的发展啊,是吧。医圣就具备了这样的智慧,注重观察了人体的本能反应,了解了人体的症状,知道了人体需要帮一把度过疾病这个难关,而且告诉人们怎么救,病位在哪里,汗,吐,下,和,温,补,清,消需要用那一招具体的很。医圣够伟大吧。好了,其中的奥妙不是一时半会说完的,余已过半百,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去发现医圣的智慧,乘着国家的好政策,利用医圣的大智慧去服务人类,早日成为医疗界的主流。

中华历史的起源是从哪里开始的

谢邀!

中华文明的历史究竟从何时开始?回答问题前先解题。

首先要弄清楚题中的“中华”是指什么?有两种理解,纯粹的地理和文化。下面分开来讲:

若是指代地域、地理,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这块地方。那么很很高兴的告诉大家,我们中华大地上最早的文明历史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在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已经开始“知道用火”了,虽然使用是是天火,但这个却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后来一直到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人们学会了磨光技术、钻孔技术、人工取火。

大约在7000年前,咱们这片大地上的长江流域出现了原始的族群部落,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制作工具,这是人类社会的初步形态。河姆渡文化。

大约在5000年前,在黄河流域出现了农耕、制陶,半坡文化。

或许,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轩辕氏都是在7000至5000年前出现的。但这些还称不上文化层面的“中华文明”,只能算地理上的人类文明。

真正可以称为“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从公元前2070年左右开始的“夏”政权开始的。

黄帝、炎帝

、蚩尤,尧、舜、禹等,在一定意义上算不得国家,只能算原始的人类部落文明。

从夏启开始,具有国家意识形态的人类政权才算正式形成。“中华”这个词里面的“华”,就是源自夏朝人对国家自称的“华夏”。

“中华”,这个词的出现要晚太多了,最早在《三国志》中有“游步中华”这个词出现,大范围的使用应该是在唐朝出现“中国”这个词之后,做为中国的美称流传开来的。

我们常说的“中华5000年”不是张嘴胡说的,而是从夏朝往上捋,传给夏启首领位置的夏禹,传禹的华舜,帝尧、黄帝、炎帝。这就是最早的寻根溯源,是从夏启开始的,因为他想要稳固自己的政权,想要有个正统的出身,所才往上倒腾了1000年,扒出了所有黄河流域比较有名的部落首领。

所以啊,我们中华文明真正的起点应该是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开始的,实实在在的也就4000年,多出来的1000年是夏启给自己找的正统出身历史。

在后来的中国的历朝历代,只要新的朝代建立,开国的皇帝首先要做的就是往上捋自己的祖先和出身,都跟着夏启学,不扒拉到炎帝、黄帝誓不罢休,这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由来。

夏朝之后的商朝汤,商朝之后的周朝姬,都将自己的始祖攀到了炎帝和黄帝。

再往后的话,有些开国的皇帝比较懒,不再攀炎黄了,反正夏商周都是炎黄的子孙,咱只要攀到夏商周不也间接的证明了炎黄之后吗?

夏商周三朝,离我们最近的是周朝,攀到周朝的距离最短,反正这三朝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人寻根问祖都往周朝上靠,这就使得现在好多姓氏的源头都指向了“姬姓”。

总结:题主问题应该更偏重人文层面的“中华文明”,那么答案已经很清楚了,是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开始的,到今天的2018年,加起来大概差不多接近4100年的历史了。

中华五千年,这个说法是虚数,有吹牛的成分。就跟刘邦当皇帝后,把他爹也封做皇帝一样,甚至在刘家的太庙里,他祖父、曾祖、高祖都有牌位,在刘家说来,他们家的皇帝是从刘邦的爹开始的,起源却是从老老老爷爷开始算起。但别家不这么认为,还是会从刘邦算起。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好多国家不认可中华五千年文明这个说法的原因。甚至有激进分子认为,你们中国人吹牛5000年文明,我们不认可传说,必须要有确切历史文字记载的历史才算。

这下弄的咱们中国差点把夏朝给整没了,考古学家深感胆子重责任大,拼命的去黄河边、长江边上搞挖掘,挖出了夏商两朝不少的遗址后才松了一口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娱乐圈八卦张伯礼是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娱乐圈八卦张伯礼是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hnhgjc.com/n/1164339.html

(0)
jindon的头像jindon
上一篇 2024-05-12
下一篇 2024-05-1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qq:6540144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540144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